倒吊筆葉

藥材名稱:鰭薊

名稱出處:《陝西中藥名錄》

概況

異名:白山薊(《內蒙古中草藥》)。

基源:為菊科蝟菊屬植物火媒草的地上部分。

原植物:火媒草Olgaea leucophylla(Turcz.)Iljin(Carduus leucophylla Turcz.)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粗壯,暗褐色,高15~80cm。莖直立,粗壯,不分枝或少分枝,基部被褐色葉柄纖維。基生葉具柄,向上各葉逐漸柄短,以至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7cm,寬2~4cm,頂端具刺尖,基部沿莖下延,邊緣具不規則的疏牙齒,或為羽狀淺裂,裂片和齒端以及葉緣均具不等長的針刺,表面綠色,無毛或疏被蛛絲狀毛,葉脈明顯,背面密被灰白色氈毛。頭狀花序單生枝端,直立;總苞鍾狀,直徑3~4cm,無毛或幾無毛,苞總片多層,不等長,向內層漸長,外層的長三角形;長1~1.5cm,寬2.5~3mm,中層的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8~2.5cm,寬約3mm,內層的線狀長橢圓形或寬線形,長3.2~3.6cm,寬2~2.5mm,最內層苞片外面被稠密的順向貼伏的微糙毛,其餘各層的邊緣具針刺狀短緣毛,全部苞片頂端漸尖或針刺,外層的或上部向下反折;全為管狀花,紫色或白色,花冠長約3.3cm,不等大5裂,裂片線形,長可達約4mm。瘦果長橢圓形,長約1cm,寬約3mm,稍壓扁,淺黃色,具棕黑色斑,約有10條高起的肋稜及多數肋間細條紋。冠毛多層,不等長,淺褐色。花果期5~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606頁.圖6625)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750~1730m的山坡草地,砂地、農田或水渠邊。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山西、寧夏、陝西及甘肅。國外蒙古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甘,涼。

功效:破血行瘀,涼血,止血。

主治:外傷,出血,吐血,鼻出血,子宮功能性出血,瘡毒癰腫。

用法用量:15g,配方用。外用:鮮葉搗爛外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瘡毒癰腫:鰭薊鮮葉搗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