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

藥材名稱:睡蓮

名稱出處:《綱目拾遺》

概況

異名:睡菜、睡蓮菜、子午蓮、茈碧花(《植物名實圖考》)。

基源:為睡蓮科睡蓮屬植物睡蓮的花或根狀莖。睡蓮屬全世界約35種,中國產5種,其中睡蓮和白花睡蓮入藥。

原植物:睡蓮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歷史:睡蓮始載於《綱目拾遺》花部項下。載:“睡蓮布葉數重,葉如荇而大,花有五色,當夏晝開,夜縮入水底,晝復出,與夢草晝入地夜即出相反。廣州有之。諺曰:毋佩睡蓮,使人好眠。”《植物名實圖考》石草類子午蓮,滇曰:“茈碧花,生澤陂中。葉似蒪有歧,背殷紅。秋開花作綠苞……千層白花……莖長……採而煮之,味美於蓴。”亦合本種。

形態:多年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葉紙質;心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cm,寬3.5~9cm,基部具深彎缺,約佔葉片全長的1/3,裂片急尖,稍開展或幾重合全緣,上面光亮,下面帶紅色或紫色,兩面皆無毛.具小點;葉柄長約60cm。花直徑3~5cm;花梗細長;花萼基部四稜形,萼片革質,寬披針形,長2~3.5cm,宿存;花瓣白色,寬披針形,長2~2.5cm,內輪不變成雄蕊;雄蕊比花瓣短,花葯條形,長3~5mm;柱頭具5~8輻射線。漿果球形,直徑2~2.5cm,為宿存萼片包裹;種子橢圓形,長2~3mm,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27卷.9頁.圖4)

生境與分佈:生在池澤中。中國廣泛分佈。原蘇聯、朝鮮、日本、印度、越南、美國均有。

生藥

採集:夏季採收,晒乾或鮮用。

化學性質

附 根和葉含氨基酸及生物鹼。

參考文獻

CA 1956;50(16):1144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