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葉葎

藥材名稱:貂尾

名稱出處:《綱目拾遺》

概況

基源:為鼬科貂屬動物紫貂的尾或皮毛。貂屬已知全世界現生種計10種,中國有3種。

原動物:紫貂Martes zibellina L.又名黑貂(《國策》),栗鼠(《爾雅翼》),貂鼠、鬆狗(《綱目》)。

歷史:貂鼠藥用首見於《綱目》,李時珍曰:“其鼠大如獺而尾粗。其毛深寸許,紫黑色,蔚而不耀。”所述與今之貂相符。

形態:體長38~56cm,尾長12~18cm,體重0.5~0.8kg。體形細長。鼻面部尖。耳大,略成三角形。四肢短,五趾,爪小而彎曲銳利。冬季毛茸密,絨毛豐厚,連掌跖全部被毛。全身棕褐色,稍攙黃白色毛。頭頸部顏色淡,呈灰棕色,耳部更淡。頦部灰棕色,喉胸部呈橙黃色,胸部雜有棕褐色毛。尾毛蓬鬆。(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405頁.5009條圖)

生境與分佈:棲息於寒冷地帶樹林中,築巢於樹洞或樹根下、石堆內。分佈於黑龍江、吉林、新韁等。

藥性

功效:解毒,斂瘡。

主治:凍瘡。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養素園傳信方》:“治凍瘡:貂尾,燒存性為末,摻爛處。未破者,香油和搽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