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子

藥材名稱:牛角瓜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羊浸樹(廣東、雲南),斷腸草(廣東)。

基源:為蘿藦科牛角瓜屬植物牛角瓜的葉。牛角瓜屬全世界約6種,中國有1種。

原植物: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L.)Dryand.ex Ait.f.(Asclepias gigantea L.),又名五狗臥花心(廣東崖縣)。

形態:直立灌木,高達3m,全株具乳汁。莖黃白色,枝粗壯,幼枝部分被灰白色絨毛。葉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8~20cm,寬3.5~9.5cm,頂端急尖,基部心形;兩面被灰白色絨毛,老漸脫落;側脈每邊4~6條,疏離;葉柄極短,有時葉基部抱莖。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花序梗和花梗被灰白色絨毛,花梗長2~2.5cm;花萼裂片卵圓形;花冠紫藍色,直徑3~4cm,裂片卵圓形,長約1.5cm,寬約1cm,急尖;副花冠裂片比合蕊柱短,頂端內向,基部有距。蓇葖果單生,膨脹,頂部外彎,長7~9cm,直徑約3cm,被短柔毛;種子廣卵形,長約5mm,寬約3mm,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約2.5cm。花果期幾乎全年。(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487頁.圖4927)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海拔向陽山坡、曠野及海邊。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化學性質

葉含脂類、有烴類、蠟類、醛類、三甘油酯類、二甘油酯類、甘油酯類、亞麻酸、亞油酸、硬脂酸、棕櫚酸和甾醇等[1]。莖葉含少量皁甙配基[2]。

附 根含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蒲公英甾醇、ψ-蒲公英甾醇、卡羅託甙(Calotropin)、烏斯卡定(Uscharidin)、烏沙甙元(Uzaigenin)、異牛角瓜甙(Ca-lactin)、牛角瓜甙(Calatropin)和β-谷甾醇[3,4]。根皮含苦味黃色樹脂、強心甾類[2,5]。乳汁含卡羅託甙、烏斯卡定、異牛角瓜甙、牛角瓜甙等具有洋地黃樣作用的強心甙、另含牛角瓜酶F1、D1、D2(Calatropain F1,D1、D2)和極毒成分牛耳素(Gigantin)[6,7]。

種子毛含聚糖、D-木糖和4-0-甲基-葡萄糖醛酸(4-0-Methyl-D-glucuronic acid)[8]。

此外,牛角瓜還含牛角瓜毒素(Calotoxin)、烏斯卡(Uscharin)等[9]。

參考文獻

[1]CA 1988;109:70346k 。


[2]四川中藥志.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58 。


[3]CA 1989;110:209381j 。


[4]CA 1988;108:137943c 。


[5]CA 1988;108:101405q 。


[6]CA 1980;92:193728z 。


[7]中藥研究文獻摘要.1962-1974.科學出版社.1979:164,1975-1979,1986:217 。


[8]CA 1980;93;91913j 。


[9]CA 1980;92:1249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