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葉敗醬

藥材名稱:婆羅門皂莢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波斯皂莢(《酉陽雜俎》),阿勒勃(《本草拾遺》),阿勃參(《綱目拾遺》),清瀉山扁豆(《國藥的藥理學》)。

基源:為豆科決明屬植物臘腸樹的根、樹皮、果瓤和種子。

原植物:臘腸樹Cassia fistula Linn.,又名牛角樹(《中國植物誌》),黃槐花樹(《中藥大辭典》),阿勃勒(《海南植物誌》)。

歷史:本品始載於《本草拾遺》。雲其:“生拂林國,狀似皂莢而圓長,味甘好吃。”《綱目》載:“此即波斯皂莢也”,《酉陽雜俎》載:“波斯皂莢,彼人呼為忽野簷默,拂林人呼阿梨去伐,樹長三四丈,圍四五尺,葉似枸櫞而短小,經寒不凋,不花而實,莢長二尺,中有隔,隔內各有一子,大如指頭,赤色而堅硬,中黑如墨,味甘如飴可食,亦如藥也。”;《綱目拾遺》載:“阿勃參出拂林國,長一丈餘,皮色青白,葉細,兩兩相對,花似蔓菁,正黃,子似胡椒赤色,砍其枝,汁如油,其中極貴,價重千金,油塗疥癬即愈。”以上記載均與本品相符。

形態:喬木,高可達15m;樹皮嫩時灰色,老時暗褐色。雙枝羽狀複葉,長30~40cm,小葉3~4對,薄革質,寬卵形或長圓形,長8~13cm,寬3.5~7cm,先端鈍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嫩時兩面微被柔毛;脈纖細明顯。總狀花序長30cm以上,花疏散下垂,直徑約4cm,花梗長3~5cm;花萼片長卵形,開花時反折;花冠黃色,呈卵形,長2~2.5cm,具脈紋;雄蕊10,其中3枚花絲比花冠長而彎曲,4枚較短且直,花葯寬大,其餘3枚很小,花葯縱裂。莢果圓柱形,長30~60cm,直徑2~2.5cm;有橫隔膜;黑褐色,不開裂,具3條縱槽。種子40~100粒,扁平、赤褐色有光。花期6~8月,果期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39卷.129頁.圖版43.3~4)

生境與分佈:中國南部及西南諸省區有栽培。原產印度、緬甸、斯里蘭卡。

生藥

採集:9月果實成熟時採摘果實,晒乾。藥材中國南部各地有產。

鑑別:莢果圓柱形,長30~60cm,直徑1.5~2cm,頂端尖,基部有時具木質狀的果柄;表面暗褐色,平滑而帶光澤,腹縫、背縫明顯。果皮薄,硬而木質狀,內有多數橫隔,每隔種子1粒,具長而暗色的珠柄,附著於腹縫。種子扁卵圓形,長約8mm,寬6mm,厚4mm,赤褐色,光滑而質堅。氣特異的臭,味甜而微酸。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樹皮含縮合型鞣質10%,組成單位是3,4-二羥基黃烷醇。葉也含此種鞣質,樹皮尚含蠟和樹脂,又含阿勒勃素(Fistucacidin)即3,4,4′,7,8-五羥基黃烷。心木含阿勒勃素、蘆薈大黃素甙(Barbaloin)及大黃酸。果肉含不飽和蠟、蘆薈大黃素甙、羥甲氧基蒽醌的葡萄糖甙。種子含樹膠約27%,其組成為半乳糖24%和甘露糖76%[1]。

莢果含番瀉甙(Sennoside)[2]、(+)-兒茶素、(-)-表兒茶素、(-)-表緬茄兒茶素[(-)Epiafzelechin]、(+)-表緬茄兒茶素、原花青素B-2(PrccyamidinB-2)、ent-原花素B-2、(-)-表兒茶素4β-苄基硫醚、表緬茄兒茶素-(4β→8)-表緬茄兒茶素、ent-表緬茄兒茶素-(4α→8)-表緬茄兒茶素、表緬茄兒茶素-(4α→8)-表兒茶精、ent-表緬茄兒素-(4α→8)-表兒茶素、表緬茄兒茶素-(4β→8)-ent-表緬茄兒茶素-(4α→8)-表緬茄兒茶素[3]。果皮含黃酮、蒽醌、色烯、生物鹼、甾醇、三萜等[4]。花含豆甾醇、谷甾醇和28-異巖藻甾醇(28-Isofucosterol)[5]。葉含番瀉甙[2]、山柰酚β-葡萄糖甙、山柰酚3-新橙皮糖甙、蝶豆素(Clitorin)[6]、(-)-緬茄兒茶素、(-)-緬茄兒茶素3-O-葡萄糖甙、(-)-表兒茶精、原花青素B2[7]、山柰酚、大黃酚、大黃酸和大黃素甲醚[8]。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11。


[2] Phytochemistry 1990;29(10)∶3095。


[3] Chem Pharm Bull 1990;38(4)∶888。


[4] CA 1986;104∶165331n。


[5] CA 1982;97∶212772f。


[6] 生藥學雜誌(日) 1977;31(2)∶172。


[7] CA 1988;109∶3773j。


[8] J Nat Prod 1984;47(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