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餅婆

藥材名稱:紅茴香根

名稱出處:《中藥大辭典》

概況

異名:老根(《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八角腳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基源:為木蘭科八角屬植物狹葉茴香的根或根皮。

原植物:狹葉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又名山木蟹、木蟹、山桂花、大茴(《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木蟹柴、土大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形態:常綠小喬木,高達8m。樹皮灰褐色。葉互生,有時於新老枝頂部成假輪生狀,葉柄長5~10mm;葉片革質,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2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兩面無毛。花兩性,單生或2~3朵生於葉腋間,花梗長1~3cm;花被片11~14,外輪3片黃綠色,萼片狀,闊卵形,長4~6mm,第2輪3片黃綠色稍帶紅色,長8~12mm,第3輪3片深紅色,基部黃綠色,肉質,大小與第2輪相等,內輪4~5片,各輪花被片的邊緣生有短柔毛;雄蕊7~11,花絲粗短而扁,花葯2室,內向,紫色;雌蕊呈圓錐形,由13枚左右的離生心皮組成。果實通常由9~13個蓇葖組成,放射狀排列成聚合果,直徑3.5~4.2cm,紅褐色;蓇葖果扁平,長1.5~2cm,先端有較長向後彎曲的鉤狀尖頭,果皮較薄,具特異芳香氣,味淡,久嘗麻舌。(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第1016頁.2063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陰溼的溪谷兩旁雜木林中。分佈於長江中、下游以南各省。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根挖起後除去泥土雜質,切片晒乾。根皮在挖起後,切成小段晒至半乾,用小刀剖開皮部除去木部.晒乾。

鑑別:根圓柱形,常不規則彎曲,直徑2~3cm;表面棕褐色,粗糙,具縱皺紋和橫向裂紋,少數栓皮剝落後露出紅棕色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棕色,外圈紅棕色,木部佔根的大部分,並可見同心環(年輪)。氣香,味辛澀。根皮呈不規則塊片,略捲曲,大小不一,厚1~2mm;表面棕褐色,具縱皺紋及少數橫向裂紋,內表面紅棕色,光滑,有縱向紋理。質堅脆,斷面略平整。氣味與根相同。

加工炮製:洗淨,稍浸,取出俟潤透,根斜切成片,根皮斜切成絲,晒乾。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藥理

①對實驗性急性關節炎的作用 給大白鼠ip5%紅茴香注射液,20min後左踝關節注射新鮮雞蛋清0.1ml(每隻大白鼠),以引起急性關節腫脹。右踝關節僅注射生理鹽水1ml和雞蛋清0.1ml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均於注射雞蛋清後90min後腫脹最明顯,但用藥組腫脹程度均較對照組為小。實驗結果初步說明紅茴香對實驗性急性關節炎有明顯治療作用[1]。 ②鎮痛作用 給小鼠ip5%紅茴香注射液0.2ml/10g體重,以鹽酸嗎啡為陽性對照,生理鹽水為陰性對照。用藥15min後,痛閾提高率紅茴香組為84.3%,鹽酸嗎啡組為45.9%,生理鹽水組為8.0%。用藥30min後,用藥組痛閾提高率達124.6%,陽性、陰性對照組則為49.8%,5.8%。60min後,用藥組繼續保持作用,陰性對照組則未見有明顯作用。以上結果說明紅茴香有明顯的鎮痛作用[1]。 ③其它作用 給健康家犬股iv紅茴香注射液1.0mg/kg、4.0mg/kg、1000mg/kg均能使血壓緩慢降低,並使脈壓變小,大劑量尤為明顯。不同濃度的紅茴香溶液對離體蛙心觀察其作用發現,濃度1∶20時,心房撲動正常,心室撲動減弱,頻率減少,房室比為2∶1,當濃度為1∶13或110時,明顯抑制心肌傳導,心室頻率進一步減少,心肌收縮力減弱。100%紅茴香根皮醇提取液可使家兔離體小腸平滑肌張力降低,收縮幅度變小。5%紅茴香注射液對家兔眼角膜無浸潤麻醉作用,對家兔無骨骼肌鬆弛作用,對家兔瞳孔也無影響。100%紅茴香根皮醇提取液對離體蟾蜍坐骨神經無浸潤麻醉作用和無阻斷神經-肌和肌-的傳導作用。100%紅茴香根皮醇提取液1~4滴與新鮮人血1滴在有生理鹽水3ml的5只試管中均未出現溶血現象;顯微鏡下可見到紅血球的完整結構[1]。100%和50%的紅茴香根皮醇提取液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無明顯抑菌作用[2]。

毒性:對大白鼠雌雄各3只,股iv紅茴香注射液結果,雌性大鼠MLD為1111±94.0mg/kg,雄性大鼠則為2212±338.4mg/kg。紅茴香急性中毒似先抑制呼吸,後影響心臟功能。對小鼠ip紅茴香水浸液每隻0.2ml(含紅茴香0.2g),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病理切片見到:心肌細胞濁腫,血管擴張充血,炎症細胞浸潤;肺泡充血,血管明顯擴張;肝細胞濁腫,肝鬱血,部分細胞呈脂肪變;腎小球結構較完整,腎小管細胞濁腫變性,腎血管充血[3]。臨床應用中常見有中毒病例[4~6]。

參考文獻

[1] 醫藥科技資料(金華地區衛校) 1974;(1):8。


[2] 醫藥科技資料(金華地區衛校) 1974;(1):14。


[3] 醫藥科技資料(金華地區衛校) 1974;(1):14。


[4] 醫藥科技資料(金華地區衛校) 1974;(1):19。


[5] 新醫學 1984;15(12):637。


[6] 中國中藥雜誌 1989;1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