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藤
藥材名稱:海浮石
名稱出處:《本草從新》
概況
異名:石花(《本草衍義》),浮海石(《本草衍義》),海石(《丹溪心法》),浮水石(《醫林纂要》),白浮石(《本事方》),水泡石(《東醫寶鑑》),羊肚石(《藥材資料彙編》)。
基源:為胞孔苔蟲科動物脊突苔蟲。藥用其乾燥骨骼。
原動物:一般指脊突苔蟲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或瘤苔蟲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
歷史:浮海石原名石花,最早記載於《本草衍義》。並謂:“石花,白色,圓如覆大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搓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細紋起,以指撩之,錚錚然有聲,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其體甚脆,不禁觸擊。”所述的性狀、質地與現今浮海石即脊突苔蟲或瘤苔蟲的骨骼基本符合。《中國藥典1977年版》曾有收載。至於石花的基源,《中藥志》第4冊(1961年版)記載為浜珊瑚科動物黑浜珊瑚的骨骼,有人認為此基源是正確的。另據報道山東渤海沿岸產一種小海浮石,系苔蘚蟲類生物化石,呈淺黃色調的灰白色方解石。為地區習慣用藥。
形態:脊突苔蟲為固著生活的水生群體動物。雌雄同體。群體常呈樹枝狀。個體很小,為囊狀。體外分泌石灰質及膠狀物質,形成群體之骨骼。體前端有口,口緣有馬蹄狀的突起,其上生多數觸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肛門亦在體之前端。瘤苔蟲與脊突苔蟲形態近似,群體呈腫瘤狀,淡黃褐色。
生境與分佈:脊突苔蟲常附著於海濱岩礁上。瘤苔蟲常附著於海藻、柳珊瑚、岩石上。兩者均分佈於中國南方沿海各地。
生藥
採集:夏、秋兩季,自海中撈出或升潮時隨海水浮在沙灘上,退潮後即可收集,用清水洗去鹽質及泥沙,晒乾。產於浙江、福建、廣東。
鑑別
性狀:脊突苔蟲 骨骼呈珊瑚樣不規則塊狀,大小不等,一般直徑2~5cm。灰白色或淡黃白色。一面略平坦,另面多突起呈叉狀分枝,中部交織如網狀;叉狀小枝長2~5mm,直徑約2mm,先端多折斷,多數完整者鈍圓。體輕,質軟而脆,表面與斷面均密具細孔。氣微腥,味微鹹。入水不沉。
瘤苔蟲 骨骼為不規則塊狀,直徑1~3cm;多為碎塊。珊瑚狀分枝短,直徑約4mm,先端鈍圓,很少折斷。灰黃色或灰黑色。
理化:①取本品適量,加稀鹽酸,即泡沸,發生二氧化碳氣,匯入氫氧化鈣試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澱。 ②取①濾液,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用氨試液中和,再滴加鹽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銨試液,即生成白色,分離,沉澱不溶於醋酸,可溶於鹽酸。
加工炮製:常用的炮製品有浮海石和煅浮海石。 ①浮海石 洗淨,打成小塊,用水漂至水無鹹味,取出晒乾。 ②煅浮海石:取淨浮海石置砂罐內,置爐內煅燒至紅透,取出,放涼,研末。
貯藏:置乾燥處。
化學性質
主要化學成分為CaCO3[1]。據有關資料記載含CaO為39.48%,MgO3.58%,Al2O34.03%,SiO21.63%,Fe2O30.38%,Na2O0.83%,K2O0.21%。尚含Sr、P、Ti、Zn、Mn、Cu、Mo、Co等微量元素[2]。
參考文獻
[1] 中藥材鑑別手冊.科學出版社,1972:385。
[2] 礦物藥學術會議論文集,198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