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霜

藥材名稱:陰地蕨

名稱出處:《圖經本草》

概況

異名:一朵雲(《天寶本草》),蛇背生(《四川中藥志》),散血葉(《湖南藥物志》),春不見(《湖北中藥志》),黃連七、雞爪參(廣西)。

基源:為陰地蕨科陰地蕨屬植物陰地蕨的帶根全草。陰地蕨屬全世界約40種,中國約17種。

原植物:陰地蕨Botrychium ternaturn(Thunb.)Sw.(Osmunda ternata Thunb.),又名蛇不見(福建、浙江)。

歷史:陰地蕨始載於宋《圖經本草》,雲:“生鄧州順陽縣內鄉山谷,葉似青蒿,莖青紫色,花作小穗,微黃,根似細辛,七月採根藥用”。所述似為本種,但附圖中所繪果實之穗非本種。《綱目》在溼草類亦列入“陰地蕨”,但所繪之圖不為本種。《植物名實圖考》也有收錄,但觀其附圖亦絕非本種。

形態:草本,植株高20~40cm,根莖粗短,具多數纖維狀肉質根。葉二型,總柄長20~30cm,不育葉片自總柄2~4cm處生出;葉柄長3~8cm,無毛;葉片闊三角形,長8~10cm,寬10~12cm,三回羽狀分裂,羽片3~4對,有柄,幾對生或互生,基部1對最大,長約5cm,寬約4cm;小羽片長卵形或卵形,淺裂至深裂,其餘各對漸短,邊緣具不整齊尖鋸齒;能育葉生於總柄頂端,高出不育葉2~3倍,排列成疏鬆圓錐形,長4~10cm,寬2~3cm,二~三回羽狀。(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120頁.圖23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400~1000m的陰溼林下、山地路旁或草、灌叢中。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冬季或春季採收,連根挖取,洗淨,晒乾。

鑑別

性狀:根莖長5~10mm,直徑2~3.5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下部簇生數條鬚根。根長約5cm,直徑1.5~2.5mm,常彎曲,表面黃褐色,具橫皺紋;質脆易斷,斷面白色,粉性。總葉柄長1.8~4cm,表面棕黃色,基部有幹縮褐色的鞘;營養葉柄長3~10cm,直徑1~2mm,三角狀而扭曲,具縱條紋,淡紅棕色;葉片捲縮,黃綠色或灰綠色,展開後呈闊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側生羽片3~4對,一回小羽片3~4對,葉脈不明顯。孢子葉柄長12~25cm,黃綠色或淡紅棕色,孢子囊穗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而微苦。以根多、葉綠者為佳。

顯微 粉末:灰綠黃色。 ①澱粉甚多,單粒類圓形,直徑3~9μm,臍點點狀或叉狀;復粒多由3粒組成,有的可至10餘粒。 ②營養葉表皮氣孔大,保衛細胞啞鈴狀。 ③孢子囊碎片細胞多角形,壁略呈連珠狀增厚。 ④孢子類三角形、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32μm,外壁疣狀隆起。 ⑤具緣紋孔管胞細長,大多碎斷,具緣紋孔排列整齊。

理化:取樣品粉末2g,加甲醇20ml浸漬過夜,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於聚醯胺(聚醯胺1g,加甲醇6ml,攪拌後鋪板,自然乾燥)板上,以苯-丁酮-甲醇(3∶11)為展開劑,以木犀草素為對照。展開後,置紫外光燈下檢視(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371)。

加工炮製:將原藥材揀去雜質,剪去鬚根,洗淨,切段,乾燥。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化學性質

葉含木犀草素。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