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溲疏

藥材名稱:螺厴草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地連錢、蟢兒草(《綱目拾遺》),山豆爿草、血草(《福建民間草藥》),石耳墜、痞子藥(《貴州民間藥物》),石瓜子、瓜子蓮、瓜子草(《湖南藥物志》),金指甲、金茶匙、風不動(《閩東本草》)。

基源:為水龍骨科伏石蕨屬植物伏石蕨的全草。

原植物: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

歷史:《本草拾遺》始載螺厴草,雲:“蔓生石上,葉狀似螺厴,微帶赤色,而光如鏡,背不少毛,小草。”《植物名實圖考》稱石龍,謂:“石龍一名石茶。橫根叢生,一莖一葉,高三、四寸,葉如茶而厚如石韋,重疊堆砌。”所述及附圖與本種類似。

形態: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細長,綠色,匍匐,疏生黃褐色透明卵狀披針形鱗片,基部近圓形,不規則分叉,上部細長,全緣。葉疏生,葉柄基部有關節,密被鱗片;葉異型,營養葉近無柄或有短柄,圓形或橢圓形,全緣,長1.5~2.5cm,寬1~1.5cm;孢子葉細長,舌形或線形,長3~4cm,寬2~3mm;葉脈不明顯,網狀。孢子囊群多連合成線形,位於中脈與葉脈之間,被有多數盾狀有柄的鱗片。孢子近腎形。(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678頁.5623條圖)

生境與分佈:附生於樹上或潮溼岩石上。分佈於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全草或帶根全草,除去雜質,晒乾或鮮用。

藥性

性味:辛,涼。 ①《綱目》:“味辛。” ②王安卿《採藥志》:“性涼。”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甘、微苦,寒。”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潤肺止咳。

主治: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癰腫,疥癩,跌打損傷,風火牙痛。 ①《本草拾遺》:“主癰腫,風疹,腳氣腫。搗敷之,亦煮湯洗腫處。” ②《綱目》:“治小便出血,吐血,衄血,齲齒痛。” ③王安卿《採藥志》:“治肺火結成膿血癰疽。” ④《貴州民間藥物》:“治痞塊,風溼疼痛,癆傷咳嗽。” ⑤《湖南藥物志》:“治溼熱病,痢疾,心氣痛,月經不調等症。” ⑥《全國中草藥彙編》:“肺熱咳嗽,肺膿腫,肺結核咯血,咽喉腫癰,腮腺炎,痢疾,淋巴結結核,衄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疔瘡腫毒,面板溼癢,中耳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8g(鮮品60~12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或搗汁滴耳。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楊氏家藏方》:“治小兒頭瘡:鏡面草(即螺厴草)日干為末和輕粉麻油調敷。” ②《醫說》:“解鼠莽毒:鏡面草自然汁,清油各1杯和服3~5次,以肉粥補之。” ③《楊氏家藏方》:“治牙齒蟲痛:鏡面草15g入麻油2ml,鹽10g,挼碎,左痛塞右耳,右疼塞左耳,以薄泥餅貼耳門1~2小時。”

單方應用:①《朱氏集驗方》:“治吐血衄血:鏡面草水洗,擂酒服。” ②《壽域神方》:“治手指腫毒或指惡瘡:鏡面草搗爛,敷之。” ③《綱目》:“治蛇纏惡瘡:鏡面草入鹽杵爛敷之。” ④《貴州民間藥物》:“治風溼疼痛:石耳墜30g,煎酒服。” ⑤《福建民間草藥》:“治肺癰吐膿:螺厴草60g,加冰糖15g加水煎服。” ⑥《陳日華經驗方》:“治小便後出鮮血數點不痛,飲酒則甚:鏡面草汁15ml,入少蜜,水進2服。” ⑦《福建民間草藥》:“治創傷出血:螺厴草莖心,搗勻後外敷。” ⑧《福建民間草藥》:“治風火牙痛:螺厴草莖心15g。酌衝開水燉服。”

食療:①《貴州民間藥物》:“治痞塊:石耳墜30g。燉豬大腸服食。” ②《福建民間草藥》:“治肺熱咳血:螺厴草120g。豬肺120g。加水適量煮成200ml,分2服。”

參考文章

螺厴草的功效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