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鉤如意草

藥材名稱:三七草

名稱出處:《湖南藥物志》

概況

異名:土三七(《祕方集驗》),見腫消、乳香草(《綱目拾遺》),散血草、和血丹(《簡易草藥》),天青地紅(《植物名實圖考》),破血丹(《分類草藥性》),血牡丹(《天寶本草》)。

基源:為菊科三七草屬植物三七草的葉或全草。三七草屬全世界約100種,中國有10餘種。

原植物:三七草Gynura japonica(L.f.)Juel.[Gynura segetum(Lour.)Merr.]

形態:多年生草本。莖較粗壯,直立,高50~110cm,有縱條紋,被細柔毛。葉互生,葉柄長約2cm,葉片膜質,長8~24cm,寬5~10cm,羽狀深裂,裂片頂端漸尖,邊緣具不規則的鋸齒,基部楔形,兩面被細疏毛:莖上部葉近無柄。頭狀花序直徑1.5~1.8cm,在枝頂排成圓錐花序;總苞近圓柱形,總苞片1層,線狀披針形,長約1.5cm,邊緣膜質,基部有絲狀小苞片;花序全為管狀,兩性,金黃色,頂端5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頂端有細長線形被毛的尖頭,長約4mm。瘦果狹長圓柱形,淺褐色、有肋,被疏毛;冠毛多數,白色。花果期7~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550頁.圖6513)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山路旁、草地、林下。分佈於西南及陝西、安徽、浙江、湖北、廣東。越南、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在溼潤、廕庇環境和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種植。用根莖繁殖,於春季翻蔸分株,將老蔸縱切若干塊,每塊有芽2~3個。按行距30~45cm開溝,深5~7cm,以株距15~18cm栽種,芽頭朝上,栽後覆土。也可在6~7月高溫多溼季節,剪取長15~20cm莖枝,修剪部分葉片後,斜插於苗床。插後需保持土壤溼潤,生根成活後方可移栽。田間注意中耕除草與肥、水管理,雨季需及時排水,以免水漬影響根部生長。

採集:7~8月間生長茂盛時採,或隨用隨採,晒乾或鮮用。

貯藏:晒乾用者置乾燥處,防黴。

化學性質

根含雙稠吡咯啶類生物鹼菊三七鹼(即千里光鹼,Senecionine),具有肝臟毒性[1,2]。

參考文獻

[1]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3;(4):89 。


[2] 中草藥 1984;15(1):27,1980;11(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