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花

藥材名稱:九蓮燈

名稱出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異名:石葫蘆、退彈草(廣西)。

基源:為蘭科羊耳蒜屬植物鐮翅羊耳蒜的假鱗莖。羊耳蒜屬全世界約250種,中國約45種。

原植物:鐮翅羊耳蒜Liparis bootanensis Griff.(Liparis plicata Franch.et Sav.),又名石楊梅、石仙桃、老鼠抱羊。(《廣西植物名錄》)

形態:附生蘭。假鱗莖狹矩圓形或卵狀圓錐形,具1葉。葉片近革質,狹矩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1~20cm,寬7~32mm,急尖,基部漸狹為柄,有關節。花葶近等長於葉,稍具翅;總狀花序長約為花葶的一半,具多數花;花苞片狹披針形,長5~7mm;花淺褐色;中萼片披針形,稍反折,長約5mm,寬約1.3mm;側萼片一對近平行,位於脣瓣下面,與中萼片等大;花瓣絲狀,下彎,等長於萼片;脣瓣楔狀矩圓形,從中下部反折,頂端近截形、具齒,基部有2個胼胝體。(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5冊.677頁.圖8183)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谷岩石上和林中樹上。分佈於中國西南及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錫金、不丹、印度也有分佈。

藥性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白濁,肺癆,瘡疥,瘰癧,腹脹痛,血吸蟲病腹水。

臨床應用

《雲南植物誌》:“廣西用全草治毒瘡、風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