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菜

藥材名稱:雪人蔘

名稱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概況

異名:山紅花、紅苦刺(《雲南藥用植物名錄》),血人蔘(《貴州植物調查》)。

基源:為豆科槐藍屬植物茸毛木藍的根。

原植物:茸毛木藍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

歷史:本品始見於《貴州民間方藥集》。《雲南藥用植物名錄》亦收載。

形態:灌木,高1~3m,植株被長柔毛。羽狀複葉長10~20cm;小葉41~51,長圓披針形,長1.5~2.5cm,先端圓,具細尖,基部近圓形,兩面密被長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通常長於葉;花多數;花萼杯狀,外面密被長柔毛;花冠紫紅色;二體雄蕊;子房無柄;花柱內彎。莢果圓柱形,長3~4cm,表皮密被長柔毛。種子5粒。(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383頁.圖2496)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陽處灌木林中。分佈於雲南、貴州等省區。

藥性

性味:甘、苦,溫。 ①《全國中草藥彙編》:“微苦、澀,溫。” ②《貴州民間藥物》:“甘、微苦,平。”

功效:補虛,滋陰補腎,活血補氣,舒筋活絡,止痛。

主治:崩漏,久痢,跌打,風溼,疳積,肝硬化,潰瘍久不收口。《貴州民間方藥集》:“補虛弱無力,腎虧,陰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

臨床應用

食療:①《貴州民間藥物》:“治漏底傷寒,下痢日久體虛:血人蔘(即雪人蔘)60g。蒸雞或燉肉吃。” ②《貴州民間藥物》:“治外傷潰瘍日久,氣血兩虛:血人蔘60g。燉肉吃。” ③《貴州民間藥物》:“治大腸下血:血人蔘、羊奶奶根各60g,小血藤30g,棗兒紅15g。燉豬大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