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杉藻

藥材名稱:犀角

名稱出處:《本經》

概況

異名:低密(《綱目》),烏犀角(《證治準繩》),香犀角(《現代實用中藥》)。

基源:犀科犀屬動物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非洲產黑犀、白犀的角亦做犀角入藥。

原動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innaeus,又名獨角犀(《綱目》)。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又名小獨角犀(《中藥大辭典》)。蘇門犀Rhinoceros surnatrensiis(Fischer),又名雙角犀(《中藥大辭典》)。黑犀Rhinoceros bicornis L,白犀Rhinoceros simus Burchell

歷史:本品首載於《本經》,《綱目》載於第五十一卷。頌曰:“犀似水牛,豬首、大腹、卑腳。腳似象,有三蹄。黑色……有一角、二角、三角者”。時珍曰:“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為難得。並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綜上所述可知古代多種犀入藥。

形態:印度犀體格粗壯龐大,體重僅次於大象、河馬,身長約3.2~3.5m,肩高達1.8m。頭大,頸短,耳長,眼小,鼻孔大。面板堅厚,除耳與尾外,完全無毛。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呈楯狀,面板表面有很多疣狀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帶紫色。雌雄獸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圓錐狀,粗而不長,普通長約30~40cm。四肢粗壯,均3趾。(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423頁.5054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活於亞熱帶的潮溼、茂密的叢莽草原。分佈於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爪哇犀 形狀與印度犀相似而較小。面板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條褶上下完全連線。本種僅雄獸有角,生於鼻端,角較小,長僅25cm左右。(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423頁)生活於熱帶密林中。分佈於爪哇。

蘇門犀 體型最小,身長約2.4~2.5m。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雌雄獸鼻上皆有雙角,前角長,后角短,縱列而生。上脣不突出。(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423頁)生活習性與上種相同。分佈於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

生藥

採集:開槍射殺或陷阱捕獲後殺死,將犀角割下即可。犀角為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的角,主產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廣角為黑犀、白犀的角,主產於非洲。

鑑別:犀角圓錐形,自底部向上漸細,稍彎曲,長短不等,大者長達30cm;表面烏黑色,下部色較淺呈灰褐色。底部周邊有馬牙狀鋸齒,稱“馬牙邊”,高約3cm,表面凹凸不平。馬牙邊向上之中部有縱紋及去淨的堅硬直刺,習稱“剛毛”,有時並有裂紋;中部向上漸光滑,角尖端鈍圓發亮,並可見鬃眼狀圓點。角前面有一縱長凹溝,溝長9~15cm,深約3cm,習稱“天溝”,其下相對的底盤上有一突出的高崗,崗長6~7cm,高2~4cm,稱“地崗”。底盤較大,長圓形,前窄後寬,形如龜背,長13~20cm,寬11~14cm,灰黑色或棕黑色,向外逐漸變淺,呈灰棕色或灰黃色,底面凹入3~6cm,習稱“窩子”,並有滿鬃眼狀圓點,習稱“沙底”。角質堅硬,但從縱面劈開,均系順絲,無絞絲。鎊片灰白色,有芝麻花點或短線紋。氣微清香而不腥,味微鹹。以色烏黑髮亮、完整無裂紋、沙底色灰黑鬃眼大、氣清香者為佳。底盤色灰黑、特徵不完全或不明顯者質較次。 廣角形長大,長可達60cm左右,自底部向上漸細,中部較圓,上部稍彎,尖端細而稍扁;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商品多漆成光亮的烏黑色。底盤圓形,窩子較淺,無天溝地崗及馬牙邊。有腥氣。 小犀角亦稱“蘑菇頭”,為犀牛頂上的小角。長3~13cm,色烏黑光亮,下半部色較淺,多有縱裂紋。頂端圓形似小饅頭,底盤圓形,直徑3~9cm,窩子淺,沙底較細。縱部面絲較粗,顯順紋,無絞絲,多灰黑色,鎊片多彎曲。味稱濁。

貯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主含角蛋白(Keratin)。此外還含其他蛋白質、肽類及遊離氨基酸、胍衍生物(Gusnidine derivatives)、甾醇類。角蛋白的組成氨基酸中,胱氨酸佔8.7%,3種鹼性氨基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其分子數比值為1∶5∶12。

參考文獻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