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卷草

藥材名稱:鯽魚膽草

名稱出處:《嶺南採藥錄》

概況

異名:較剪草(《生草藥性備要》),蜈蚣草(《福建民間草藥》),節節花、苦膽草(《廣東中藥》),對座草(《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基源: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耳草的全草。耳草屬全世界約420種,中國約有70多種。

原植物:耳草Hedyotis auriculana Linn.[Oldenlandia auricularia(Linn.)F.Muell.]

歷史:本品首見於清代何諫所著《生草藥性備要》,載:“較剪草,味苦,性平,一門行氣,敷瘡止痛,理蛇傷,生津液,止喉痛。葉對生。”《嶺南採藥錄》載:“鯽魚膽草,草本,葉對生,形尖長,全邊,細碎之花,自葉腋生出,味苦……清肝火,凡癲狗咬傷,取此草和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搗敷之。又能行氣,散瘡止痛,理蛇傷,生津液,止喉痛,煎服。”此後,《中藥大辭典》及廣東、廣西、雲南等有關醫藥文獻均有收載本品。

形態:多年生、近直立或平臥粗壯草本;小枝密被短粗毛,幼時近四稜柱形,老時圓柱形,常在節上生根。葉對生,近革質,披針形或橢圓形,長3~8cm,寬1~2.5cm,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微下延,上面無毛,下面常有粉末狀短毛,側脈4~6對,明顯;葉柄長2~3mm;托葉膜質,被毛,合生成一短鞘,頂裂成5~7剛毛狀刺。聚傘花序腋生,密整合頭狀,無總花梗,有微小的苞片;花4數,近無梗;萼管長約1mm,常被毛,萼裂片披針形,長1~1.2mm,被毛;花冠白色,冠管長1~1.2mm,喉部有毛,花冠裂片長1.5~1.8mm,廣展;雄蕊著生於冠管喉部,花葯伸出;花柱被毛,頂部2裂。蒴果球形,直徑1.2~1.5mm,有疏毛,不開裂。種子每室有2~6顆,種皮幹後黑色,有小窩孔。花期春末夏初。(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215頁.圖584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0~1000m的草地、林緣或灌叢中。分佈於中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印度、斯里蘭卡、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全草含生物鹼、黃酮甙、氨基酸[1]。根莖含茜素(Alizarin)、耳草鹼(Auricularine)[2]。

參考文獻

[1] 廣州市藥品檢驗所.農村中草藥製劑技術.人民衛生出版社,1971:251。


[2]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