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紅葉

藥材名稱:宜昌橙

名稱出處:《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基源:為芸香科柑桔屬植物宜昌橙的果實。

原植物:宜昌橙Citrus ichangersis Swingle,又名宜昌柑、羅汶柑(《中國果樹分類學》)。

歷史:在中國曆代古籍和本草中,雖有橙的記載,是否也包括了宜昌橙在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日人田中長三郎(Tanaka),曾認為《證類本草》枳實的附圖即本品,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首先四川北部和甘肅南部,至今尚未發現有宜昌橙分佈;其次,圖本身就不是宜昌橙,葉為3出複葉,上部枝條亂,扁而光禿無葉,具長刺,這些都是枳的形態特徵和生態習性。宜昌橙為一野生柑桔種類,尚無栽培,但在四川一些地區,常採宜昌橙幼果代替枳殼或枳實。其藥材和枳殼不同之處:宜昌橙囊瓣9~10,由於種子大而多,多消失不甚清晰;枳殼表面被疏柔毛,囊瓣6~8,較清晰,種子小。

形態:常綠多刺灌木或小喬木,樹高1.5~4.6m,粗刺一般長1.5~2.5cm;嫩枝帶紫色,具稜角,有短刺。葉互生,單身複葉;葉柄長3.5~6cm,具倒卵形或長圓匙形的寬大葉翼,寬2~3cm,其面積略大於葉片;葉片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3~6cm,寬1.5~2.5cm,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鈍鋸齒,上面深綠色,具光澤,下面綠黃色。花單生或2~5朵簇生於葉腋;花蕾長圓形,略帶紫紅色。萼片5,肥厚,長寬各約3mm,邊緣有睫毛;花瓣長圓形,外面淡紫紅色,內面白色,長1.5~2cm,寬0.5~0.8cm;雄蕊20~30,長1~1.1cm,最初連合,後3~5枚分生成簇;雌蕊與雄蕊等長,柱頭與子房等大,子房9~10室,偶有8室的,每室多數胚珠。果實圓形,扁圓形或梨形,直徑7.7~9.9cm,重53~119g,檸檬黃色,表面無毛,粗糙,油胞大而凸出,具濃郁的木瓜芳香;果皮厚0.4~0.8cm,易剝離;瓤囊一般9~10,味極酸,不堪生食;種子角果40~50粒,肥大、飽滿,長1.2~1.8cm,兩端鈍,黃白色。由於種子多而大,滿果充滿種子,因之瓤囊多消失不全,子葉白色,單胚。花期通常11~ 12月開始開放至翌年3~4月,果熟期一般10月下旬。

生境與分佈:野生於海拔1000~2000m的落葉灌木林或喬木林中。分佈於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化學性質

附 種子含黃柏酮(Obacunone)、檸檬苦素、去乙醯鬧米林(Deacetylnomilin)等。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