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
[拼音]:ling
[英文]:Cirrhina molitorella
硬骨魚綱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䰾亞科(Barbinae)鯪屬。又名土鯪魚、鯪公、雪鯪、花鯪。中國南方主要養殖魚類之一。主要分佈於中國珠江水系。海南、雲南的元江和瀾滄江水系、福建南部以及臺灣省的水域也有分佈。
形態
體延長,稍側扁,腹部圓,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頭短。吻圓鈍,吻長略大於眼徑。眼側位。眼間隔寬。口較小,下位,弧形。上、下頜具角質邊緣,下頜在齒骨會合處內面有一小的骨突起。須 2對。脣邊緣有許多小乳頭狀突起。咽齒 3行。鱗中大。體上部青灰色,腹部銀白色。鰓孔後方有8~12個鱗片聚成似菱形的藍色斑塊。
生物學特性
棲息於水溫較高的水體內,對低溫的耐受力很差,水溫15~29℃、水中溶氧量4~5毫克/升以上時活動正常。水溫14℃以下時,就聚在深水處,不大活動。水溫降到7℃以下或溶氧量低於0.5毫克/升時死亡。鯪為下層魚類,能適應較肥水質。夏秋季常在河灣及水庫的淺水處攝食,冬季在深水處越冬。
幼魚主要攝食浮游動物,以後逐漸變為以藻類(矽藻、綠藻等)為主的雜食。成魚常以上、下頜的角質邊緣在水底岩石等物體上刮取食物,同時也攝食一些高等植物碎屑、水底有機物質和底棲動物。一般 3齡即達性成熟。絕對懷卵量當體長為 291毫米時為2.65萬粒,而當體長增加到456毫米時可達31.49萬粒。每年5~6月、水溫18℃以上時為產卵期。此時每當江河洪水暴發,成熟的親魚便成群來到江河中上游的產卵場,在發情、追逐、產卵和排精過程中發出咕咕的求偶聲。卵在流水中孵化,在靜水中易下沉窒息死亡。水溫28~30℃時大約經過一晝夜左右,即孵出仔魚。胚胎髮育的適溫範圍為18~31℃,最適水溫為22~29℃,初孵仔魚缺乏遊動能力,浮在水層中繼續進行發育。水庫生長的鯪當年可長到100毫米左右,體重約13克,2齡魚可長到200毫米左右,重約250克,一般成魚體重0.5~1千克。池養條件下生長速度比水庫稍快。
養殖
廣東、廣西一般採用以鯪為主,與草魚、鰱和鱅進行混養的方式。飼養塘大多投放草類及糞類以增加肥力,但需要及時、少量、勤施。另外也要適當投喂精料,如花生餅、米糠和經發酵的混合餌料。鯪放養密度一般較大,故飼養時間較長。珠江三角洲地區採用5級輪養方法培育大規格魚種,以充分發揮魚種塘的生產潛力,縮短養殖週期,達到高產目的。
鯪不能在池塘內產卵繁殖,須用人工方法催產。培育親魚時,每畝親魚池可放養1千克左右的鯪魚120~130 尾,雌雄混養,另搭配鱅親魚和草魚。塘內以施肥培養浮游生物及附生藻類等。部分有機肥料可直接作為餌料。
鯪一般供鮮食,也可製成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