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
[拼音]:mucao jiagong
[英文]:forage processing
把鮮草改變成乾草、青貯草或半乾貯草的生產過程。經過加工的牧草可提高貯存性和利用率,並便於運輸和飼餵,是馬類和反芻類家畜冬季的主體飼料,在全年飼料平衡中佔有重要地位。畜牧業發達的國家都有龐大的牧草加工體系。
乾草
即刈割後脫水乾燥達到標準含水量(14~17%)的牧草。含水量過低牧草易碎損,過高則易發黴變質。乾草除供直接飼用外,還可加工成乾草粉和其他飼用製品。各種牧草都可用於加工調製乾草,但以紫花苜蓿、紅豆草、紅三葉、箭筈豌豆、燕麥、蘇丹草、黑麥草、無芒雀麥等和禾本科-豆科混合牧草為最好。調製乾草的牧草刈割期,禾本科以抽穗期、豆科以孕穗至開花期為適。種子成熟後刈割的牧草,其營養物質含量通常要比適時刈割調製成乾草的含量少50~70%。良好的豆科乾草,其營養價值可接近精料;禾本科乾草總的營養價值和豆科近似,但粗蛋白含量較低。乾燥方法有自然乾燥和人工乾燥兩種。前者是將牧草刈割後利用太陽晾晒,使水分降低到標準含水量,然後堆垛或壓捆貯存,是簡單易行的傳統方法;後者是將刈割的鮮草或稍作晾晒的預乾草用人工控制的溫度和通風迅速乾燥到標準含水量,然後壓捆貯存,其製品可儲存鮮草的營養物質達90~95%。鮮嫩牧草經人工乾燥後的營養價值可高於精料,是各類家畜優良的蛋白質 -維生素補充飼料。此外,在高寒地區,還可適當延遲牧草播種期,使霜凍期與牧草抽穗或開花期重合,以獲得品質良好的凍乾草。乾草的品質分級,各國都有國家頒佈的標準。
青貯草
將刈割的鮮草經發酵處理而成。青貯的作用是在厭氧環境下由乳酸菌發酵產生的乳酸,使牧草的pH降到 4.2以下,從而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生長,使牧草中的營養物質得以長期儲存。青貯草的營養物質損失少,消化率較高,且含有大量水分,具有多汁飼料的功能。製作時先將刈割後的牧草鍘碎,然後攤平、壓實、封存在青貯塔或青貯壕等建築物內,任其自然發酵1個月左右即可飼用。青貯塔利用牧草自重壓實,青貯壕則用人力或機械分層壓實。通常在牧草裝滿以後,上覆塑料薄膜,然後加蓋(青貯塔)或覆土 5~10釐米(青貯壕)密封。近年來普遍應用的袋裝法,是將鍘碎的牧草裝入塑料袋內,裝滿後壓緊扎口或抽氣封口任其發酵。製作青貯草的牧草以選用含糖量在1~1.5%以上的為宜,否則發酵產酸不足,容易腐爛;用含糖量低的牧草製作時,需和易青貯的禾本科牧草同貯或加糖、蜜等酸性新增劑。品質良好的青貯草pH值在4.2以下,具香甜氣味,呈暗綠色或淡褐色。
半乾貯草
將經過晾晒的半乾草鍘碎,壓緊並密封在青貯建築物內製成。由於半乾草的生理乾旱抑制了腐敗菌和產酸菌的生長,壓緊後的厭氧環境又可抑制黴菌的繁殖,故可長期儲存。其水分含量約為45~55%,高於乾草而低於青貯草,幹物質含量則比青貯草多 1倍以上。加以發酵過程較弱,營養物質損失較少(見圖),故適口性和營養價值均較乾草和青貯草為好。製作的過程和青貯草相同,但需先將刈割的鮮草含水量晾晒到50~60%,密封的要求也較青貯法為高。半乾貯草的品質主要根據粗蛋白、粗纖維、胡蘿蔔素和酪酸等的含量來評定。
20世紀70年代研製成功的牧草葉蛋白,為牧草加工業開闢了新途徑。其製作過程是將鮮草切斷經壓榨取得綠色汁液,再經乳酸發酵即成為凝固的葉蛋白,可用作豬、雞等的蛋白質飼料。同時取得的牧草餅可鮮飼反芻家畜或加工為青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