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拼音]:lenghai
[英文]:chilling damage
農業氣象災害的一種,即作物在生長季節內,因溫度降到生育所能忍受的低限以下而受害。某些作物受害後形態上無明顯症狀,不易發現,俗稱“啞巴災”。冷害發生時的日平均溫度都在0℃以上,有時甚至可達20℃左右,因作物及其所處的發育期而異。同一種冷害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謂。如水稻抽穗開花期的冷害發生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稱秋季低溫害,俗稱“翹穗頭”;發生在廣東、廣西地區時因值寒露節氣,故稱寒露風。
冷害的發生範圍在世界上分佈很廣,緯度和海拔越高,越易發生。日本北部有較高的發生機率,70年代有嚴重冷害的共達6年,1980年的冷害使288.6萬公頃的農田面積受害。此外,在澳大利亞、朝鮮、美國、加拿大、尼泊爾、印度和祕魯等國,冷害也常有發生。中國的冷害以東北地區較為嚴重,長江流域主要發生在春秋季,雲貴高原主要發生在8、9月份。
型別
按發生時的天氣特點,可分3種類型:
(1)溼冷型。低溫伴隨陰雨,日照少,相對溼度大而氣溫日較差小。
(2)乾冷型。冷空氣入侵後,天氣晴朗,相對溼度小而氣溫日較差大。
(3)霜冷型。前期低溫與來得特早的秋霜凍相結合所致。按對作物為害的特點,則可分為:
(1)延遲型。較長時期的低溫削弱植株生理活性,引起作物生育期顯著延遲,在生長季節內不能正常成熟,導致減產。
(2)障礙型。作物在生殖生長階段,主要是孕穗期和抽穗開花期遇短時間低溫,生殖器官的生理機能被破壞,造成空殼減產。
(3)混合型。由上述兩類冷害相結合而成,比單一型為害更嚴重。
危害
冷害對作物生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①削弱光合作用。如各種作物均以24℃時的光合作用強度為100%,則在12℃條件下大豆的光合作用強度為85%,水稻為81%,高粱為74%,玉米為62%。低溫使光合作用強度降低15~38%。
(2)減少養分吸收。低溫減少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以24℃條件下對養分的吸收為100%,在12℃條件下水稻對銨態氮的吸收為50%,磷為44%,鉀為42%;大豆對銨態氮的吸收為87%,磷為55%,鉀為70%,均顯著減少。
(3)影響養分的運轉。低溫能妨礙光合產物和礦物質營養向生長器官輸送,使作物正在生長的器官因養分不足而瘦小、退化或死亡。在幼穗伸長期,低溫使莖稈向穗部的養分輸送受阻,花葯組織不能向花粉正常輸送碳水化合物,從而妨礙花粉的充實和花葯的正常開裂、散粉。在灌漿過程中,低溫不僅因減弱光合作用而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減少,而且阻礙光合產物向穗部的輸導。
防禦措施
主要有:
(1)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適合的作物品種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溫敏感期避開有害低溫。
(2)根據冷害預報調整作物佈局和品種比例。如中國南方稻區根據春秋溫度條件調整雙季稻種植面積和早晚熟品種的搭配,北方根據生長季節的熱量條件安排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大秋作物的種植比例,冷害年擴大耐寒作物和早熟品種的面積等。
(3)調節農田小氣候。利用塑料薄膜溫床育苗移栽,既可克服春季低溫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避開秋季低溫。在低溫來臨之前,灌水或噴灑保墒劑等常可改善近地層溫度狀況。
(4)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種。
(5)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和田間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