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
[拼音]:shijie meitan gongye
[英文]:world coal mining
世界各國煤炭實測儲量總計1963886.6百萬噸,經濟可採儲量硬煤為487997.5百萬噸,低階煤為410791.2百萬噸。煤炭實測儲量最多的是中國為600000百萬噸,其次為美國397657百萬噸,再次為蘇聯276000百萬噸(表1)。
煤炭是各國重要能源,它在能源消費構成中,長期佔居首位。直到20世紀50年代,由於廉價的石油、天然氣的大量開發,煤炭在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才逐漸下降,1950年佔58.6%,1960年佔52.2%,1970年佔35.4%,1980年佔29.4%。然而世界煤炭總產量一直保持增長的趨勢,僅就主要產煤國家看,1980年比1950年增長一倍左右,達3056百萬噸(表2)。近30年來,中國、澳大利亞、南非和印度的煤產量增產較快,而英國、法國、日本的煤產量,由於受儲量的限制以及其他因素影響,有下降趨勢。
目前世界煤炭工業正向著礦井大型化集中化方向發展。促進這一發展趨勢的主導因素是長壁回採工作面綜合機械化的出現(見壁式採煤法)。綜合機械化採煤,大幅度地提高了礦井生產能力。如聯邦德國礦井平均日產量,1961年3970噸,1971年6891噸,1980年上升到8900噸。英國、蘇聯、波蘭等國都同樣顯示出這一發展趨勢。有些國家已經投產或正在建設中的大型礦井,日產量為2~3萬噸。如英國selby礦井年產煤1000萬噸,美國peabody Coal Co.10號井日產2萬噸,法國最大的礦井日產煤1.8萬噸。隨著礦井機械化水平和生產管現水平的提高,在有足夠儲量的地區,煤炭生產愈來愈集中。現在世界上出現了一批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年產原煤量都在億噸以上,1980年美國阿巴拉契亞產煤465百萬噸,波蘭上西里西亞產煤231百萬噸,蘇聯頓巴斯產煤214百萬噸,庫茲巴斯產煤148百萬噸,聯邦德國魯爾產煤162百萬噸。
隨著煤炭需要量的增長與開採技術水平的提高,煤炭開發方式逐漸發生變化。一方面露天採煤比重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礦井開採深度逐年加大。近年來一些主要產煤國用最新的技術裝置裝備露天煤礦,使露天開採產量迅速增長。如美國露天開採產量佔總產量的比重,1950年為23.9%,1970年為43.8%,1980年為59.7%,蘇聯露天開採的比重,1950年為10.4%,1970年26.7%,1980年37.4%;澳大利亞1980年露天開採產量佔74.4%。其他各國都把露天開採作為發展方向,以便在合適的煤層地質條件下,取得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生產的效果。但是露天開採有一定的侷限性,不適於開採深部煤層。世界一些主要產煤國,正在向礦井的深部進軍,有的開採深度已超過1000m,德國的魯爾區,礦井平均開採深度達869m。
近幾十年來,作為礦井中心環節的回採工作面生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20世紀40年代,英國首先出現滾筒採煤機和單體液壓支柱,聯邦德國出現刨煤機和重型可彎曲輸送機,從而結束了截煤機掏槽、人工打眼放炮落煤、人力裝煤、金屬摩擦支柱支護的半手工採煤年代;60年代推廣自移式液壓支架(見工作面支架),加上可彎曲輸送機、淺截式採煤機的配套使用,使回採工作面的破、裝、運、支四道工序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綜合機械化採煤,大大提高了回採工作面單產和採煤工效,從根本上消除笨重的體力勞動,為實現回採工作面自動化生產創造了條件(見煤回採工藝)。目前世界主要產煤國都把綜合機械化採煤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英國、聯邦德國和澳大利亞已基本實現採煤綜合機械化,綜採程度分別達到92.0%、96.8%和93.0%。日本、蘇聯和波蘭等國,綜合機械化採煤程度也達到了65~69%(表3)由於採煤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回採工作面各項指標隨之變化。如1980年聯邦德國綜採工作面平均長度增加到226m,工作面平均日產量達1425噸,採煤效率平均每工達18.9噸(表4)。全礦井平均勞動效率,以採用房柱式採煤法為主的美國和澳大利亞最高,每工分別為8.16噸和 10.10噸;用長壁式採煤法為主的國家,礦井平均勞動效率每工不到4.0噸(表5)
水力採煤也是發展方向,世界水力採煤年總產量約為1800萬噸。蘇聯有7個水力採煤礦井和3個水採區,年產量約1000萬噸。日本和加拿大各有一個水採井。
為了提高原煤質量,要增大原煤入洗比重。英、法兩國已高達92%,聯邦德國87%,澳大利亞80%,蘇聯和美國分別為56%和50%。煉焦煤灰分普遍為7~8%(表6)。
從用途來看,世界產煤國煤炭消費構成主要是發電和煉焦(表7)。
1980年世界各國煤炭輸出入情況,美國為最大輸出國,達8350萬噸,其次為澳大利亞,輸出4210萬噸,波蘭居第三,輸出3130萬噸,南非、蘇聯和加拿大分別輸出2600萬噸、2160萬噸和1400萬噸。另有30多個國家為煤炭進口國,其中日本進口最多,高達6000萬噸,其次為法、意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