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延福寺大殿

[拼音]:qingzhensi

[英文]:mosque

又稱禮拜寺,中國古代也稱“回回堂”,是伊斯蘭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發展過程

伊斯蘭教在唐代傳入中國後,清真寺建築不斷髮展,逐步形成中國清真寺建築特有的結構體系和藝術風貌。唐宋時期,清真寺多集中在東南沿海通商港口以及長安等地。中國古代四大清真寺,即廣州懷聖寺、泉州清淨寺、杭州真教寺和揚州清真寺,都是這一時期建造的。這些清真寺多由大食、波斯等國的傳教士和商人建造,多用磚石砌築。其平面佈局、外觀造型以及細部處理多受阿拉伯建築形式的影響。如泉州清淨寺就是採用西亞常見的建築形制。從元朝起,清真寺建築遍及全國,以今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雲南等境內以及大運河兩岸的城市為多,並發展成為兩種風格不同的清真寺建築體系:內地採用中國傳統的院落式佈局、木結構體系,如西安化覺巷清真寺;新疆各地則保留伊斯蘭建築形式,並帶有明顯的地方特徵,如新疆吐魯番額敏塔禮拜寺。

佈局

清真寺主要建築有禮拜殿(又稱大殿)、邦克樓、 講堂、 浴室以及阿訇辦公居住用房等附屬建築。內地清真寺一般是前面為大門、二門,門內兩旁佈置講堂和阿訇辦公用房;邦克樓佈置在中軸線上,或單獨建造,或建在大門或二門之上;此外尚有浴室及附屬用房等。大殿是清真寺中的主體建築,是宗教活動的中心,由前廊、禮拜殿和後窯殿三部分組成,多用幾個勾連搭屋頂連在一起。邦克樓又稱“喚醒樓”,是登樓招呼教民做禮拜用的,一般為2~3層,有的可達5~7層。新疆的禮拜寺建築,不像內地清真寺那樣重重院落,也不強調軸線對稱,而是開門見山,進大門即為禮拜殿,大殿周圍佈置各種建築。禮拜殿為圓拱頂或平頂,分內外殿佈置。邦克樓有的設在大門兩旁,有的建在寺的一隅。

設計原則

清真寺建築佈局和形式較靈活,但也有必須遵循的原則:

(1)按伊斯蘭教規,做禮拜時必須面向麥加,所以不論寺的大門朝向如何,大殿的神龕必須背向麥加(因麥加在中國之西,故神龕背向西方)。這樣,往往出現大門在大殿的後面或左右側的佈局形式。

(2)大殿內不供偶像,殿的規模取決於附近教民的多少,其平面佈局多種多樣。殿內滿鋪地毯,教民做禮拜要脫鞋進入。

(3)殿內神龕前左側建宣諭臺,是阿訇講述教義處,位置固定,但樣式無定製。

(4)室內外裝修常用植物紋、幾何紋和阿拉伯文字,一般不用動物紋樣。

參考文章

紅光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清真寺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所?哲學宗教西安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街子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艾提尕爾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孟達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新疆喀什艾提尕[ga嘎]清真寺宗教清水河東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泊頭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張尕清真寺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