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壩

[拼音]:yueqiuche

[英文]:lunar roving vehicle

在月球表面行駛並對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樣品的專用車輛。月球車分為無人駕駛月球車和有人駕駛月球車兩類。無人駕駛月球車(圖1)由輪式底盤和儀器艙組成,用太陽電池和蓄電池聯合供電。底盤上裝有電動機驅動和使用電磁繼電器制動的輪子,靠彈性吊架減震。月球車根據地球上的遙控指令在高低不平的月面上行駛。輪子上裝解鎖機構,可根據地面指令使輪子和傳動機構脫開,變主動輪為被動輪,實現機動行駛。當出現緊急情況(車子橫傾和縱傾超過規定角度)時,解鎖機構可使全部輪子和傳動機構脫開,避免月球車傾覆。在儀器艙內裝有土壤採集分析裝置、自動光譜測量儀、輻射劑量儀、照相機、電視攝像機和通訊收發裝置等。它們能自動採集月球岩石和土壤,以供分析其物理-力學性質和化學成分,研究月球的地形和地質特徵之用,拍攝月面景像和車輪轍跡深度以及探測月面輻射狀態等。為使儀器不受月球的晝夜溫差變化影響,儀器艙設有溫度控制用的熱輻射器(夜晚蓋上,白天開啟)。有人駕駛月球車(圖2)由航天員駕駛在月面上行走,主要用於擴大航天員的活動範圍和減少航天員的體力消耗,存放和運輸航天員採集的岩石和土壤標本。月球車由蓄電池提供動力,每個輪子各由一臺電動機驅動。輪胎由特製橡膠製成,在-100°C低溫下也富有彈性。航天員操縱手柄駕駛月球車前進、後退、轉彎和爬坡。車上裝有照相機、電視攝像機和磁強計等裝置,用來拍攝照片和探測月球物理性質。

1970年11月17日蘇聯“月球”17號探測器(見“月球”號探測器)把世界上第一個無人駕駛的“月球車”1號送上月球,它行駛了10.5公里,考察了8萬平方米的月面。後來的“月球車”2號行駛了37公里,向地球發回88幅月面全景圖。1971年9月30日美國“阿波羅”15號飛船登上月球,兩名航天員駕駛月球車行駛27.9公里,“阿波羅”16、17號的月球車分別行駛了27和35公里,並利用月球車上的電視攝像機和傳輸裝置向地球實時發回航天員在月面上活動的情景,還拍攝了航天員離開月球返回環月軌道時登月艙上升級發動機噴氣的景像(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