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石墨材料

[拼音]:yanshi lixue

[英文]:rock mechanics

研究巖體開挖後,原巖應力平衡破壞,巖體內應力重新公佈,使巖體變形、破壞和移動的過程,以及圍巖支架相互作用規律的學科。是介於固體力學、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學與採礦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科學,力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當代採礦工程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目的是指導採礦工程的進行,提出防止和消除岩層壓力危害的方法,在開採時有控制地利用這種破壞,讓他作用於巖體和礦體,使開採作業費力較少,效果更好,達到經濟合理和安全地採出地下資源。

礦山的各種井巷、硐室、採掘工作面及其集合體以及露天礦邊坡、乃至矸石山等,從岩石力學觀點,都可視為工程結構來進行結構分析與設計。礦山結構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穩定性的評價與分析。崩落法開採的金屬礦採場與長壁採煤工作面的頂板岩層,在規定時間內重複交替出現穩定性與不穩性,這是礦山結構獨有的問題之一。巖體是由非均質、各向異性、且具有不連續性特點的結構體與結構面組合而成,不是單一介質;由於結構面分布不同,巖體的介質型別也就不同。應用礦山岩石力學研究和解決採礦工程的問題時,必須注意這些特點。

特點

與普通的岩石力學相比,它的主要特點是:

(1)礦山地下結構的影響因素繁多複雜;

(2)採掘工作面不能離開礦體或煤層的生成地點,受這種限制,工作面地點不能有任意的選擇性;

(3)採掘工作面經常以一定速度不斷向水平、傾斜或垂直方向作幅度較大的移動,而不是固定不動;

(4)須在所希望的時間內保持巖體的穩定性或使其崩落。

研究內容

主要有:

(1)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著重研究岩石的力學性質,如具有不同結構型別巖體的強度特徵、變形特徵、變形與時間的關係等;

(2)巖體應力狀態,研究原巖應力及採動後巖體應力場的變化規律;

(3)地壓顯現及其控制,包括圍巖與支架相互作用規律。如研究非煤礦山採場地壓與煤礦長壁工作面地壓、巷道地壓與立井地壓,以及衝擊地壓的控制等;

(4)岩層與地表移動規律;

(5)露天礦邊坡穩定等。

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現場觀測、物理與數學模擬及理論分析等。

物理模擬

主要有:

(1)相似材料法。選用與岩石性質相近的脆性材料,如石膏、砂子、石灰等按相似原理製作模型,模擬採礦過程。通過對模型上應力-應變的觀測,分析原型巖體上發生的力學現象。

(2)光彈性法。用透明的光敏材料如明膠等製作模型,受力後在偏振光場中產生雙折射,出現與應力場相對應的彩色或黑白條紋,以分析原型巖體採動後各點應力場的變化。其他如三維光彈性模型、散光光彈法、鐳射全息光彈法也逐步應用於礦山岩石力學中。

數學模擬

常用的有:

(1)有限單元法。將待分析的區域用假想的線分成有限多和有限大的單元,並假定這些單元只通過結點互相聯結與制約。列出各結點力與位移的關係式,根據邊界條件解矩陣方程,可得出各結點的位移與應力。本法的優點是不必假定巖體為各向同性與均質。

(2)邊界元法。與有限元法不同處在於本法僅將邊界劃分為單元,因而方程的數目要少得多,同時本法先求邊界的解,然後再求區域中的解,精度較高。由於電子計算機在採礦工業中的應用,有限元法與邊界元法在岩石力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所得結果的精確度能滿足採礦問題的要求。在解決平面問題時,比光彈性法優越性更多。

理論分析方法

常用的有:

(1)閉式解法。利用現成的數學力學關係式方法,如線性彈性力學應力-應變數學模型求解。

(2)數理統計法。將開採技術因素列入數學式,應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定量研究。例如用來確定巷道的支架載荷、工作面推進速度和邊坡移動速率等。鑑於巖體的複雜性,運用任何方法時必須以相當準確的地壓觀測資料為依據,同時應用各種方法相互驗證。

測試技術的研究

根據礦山安全、防爆等具體條件,研製岩石力學實驗儀器與測定儀表,及結合採礦工程特點的測試技術,以進行實驗與現場觀測。

發展過程與展望

礦山岩石力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9世紀開始的。當時歐洲與北美開始研究煤礦地面裂縫問題。20世紀初,研究頂板冒落和下沉的原因,建立了有關巷道圍巖變形機理的概念。1907年,俄國普羅託季亞科諾夫 (Μ.Μ.Протодьяκонов)把岩石視為鬆散介質,提出了巷道地壓計算公式。20世紀20年代,德國施托克(K.Stke)、 哈克(W.Hack)等提出了工作面地壓假說。30年代,德國芬納(R.Fenner)發表了岩石力學與土力學關係的報告,指出岩石由顆粒材料與破碎彈性材料構成,並對圍巖與支架壓力的相互關係作出了數學論證,提出了著名的芬納公式,隨後,各國學者先後提出了有關各種假說和研究方法,德、蘇、英、美、比、法等國學者對礦山岩石力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上建立了各種岩石力學學會組織,開展了學術交流。

中國礦山岩石力學研究工作開展於50年代。在一些主要礦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地壓觀測工作、實驗室的相似材料模擬法與光彈模擬法的研究和解析法的應用等。70年代以來,又開展了有限元與邊界元應用於礦山壓力的研究,在巖體結構分析、巖體分級、巷道與採場地壓理論、邊坡穩定性分析以及岩層移動規律等方面都有所進展。此外在研製液壓支架、金屬可塑性支架、錨噴支護、堅固頂板控制與三下采煤的實踐,都獲得了成功。

將岩石力學知識運用於採礦工程,就是為了能對開挖空間的岩石所受載荷作出正確的預測,並使岩石對載荷作出預期的相應反應。當前礦山岩石力學的研究,遠未達到這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