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室法
[拼音]:laran
[英文]:batik
在棉織物上運用蠟防染技藝印染成圖案,通常也指所印染成的印染手工藝品。古稱蠟纈。
沿革
中國蠟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1959年,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出土的東漢年代的蠟染藍印花布,說明當時的蠟染技藝已較成熟。唐代,蠟纈應用較為普遍,以蠟纈裝飾服裝成為當時的風尚。宋代,中原地區的蠟染手工藝日趨衰退,但在西南、中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卻以蠟染作為衣裙、被面、包袱布等生活用品的主要裝飾方法。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介紹了少數民族的蠟染,“其法以木版兩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用溶蠟灌於鏤(版)中,而後乃釋版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蠟,故能變成極細斑布,炳然可觀”。這一傳統技藝至今仍在苗、瑤、布依、仡佬、水、黎族中流行。
1970年以來,中國蠟染有了新的發展。貴州是蠟染的傳統產區,以安順為中心。產品除供應少數民族服飾需要外,還有檯布、靠墊、提包、服裝、壁掛和蠟染花布等新品種。其中有些產品成功地運用彩色蠟染工藝。有的產品出口,贏得國外的讚揚。此外,江蘇南通、南京,河北唐山以及上海等地也在蠟染的印染、表現形式等方面作了探索,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革。1979年,江蘇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指導下,推廣了版蠟染新工藝,即以木板雕刻成凹凸圖案的印花版,將白布蒙在版上,以蠟塗擦布面,則在印花版凸面圖案的布面上形成蠟防染層。然後,將布染色後加熱,脫去蠟層,即呈現彩色圖案。版蠟染工藝具有拓片般的藝術效果,風格古樸而典雅。現在,版蠟染在藝術上借鑑中國古代石刻圖案和甲骨文、鐘鼎文等書法,色彩古樸,成為當代中國獨特的蠟染工藝品。品種有椅墊、靠墊、信插、壁掛等。
除中國外,印度尼西亞的巴釐(Bali)、爪哇島以及日本、印度等國的蠟染在13世紀後有高度的發展。在爪哇,蠟染成為輝煌的傳統手工藝,廣泛地用於新生嬰兒服裝、婚禮和宗教典禮的服裝。不同圖案、色彩的蠟染服裝形成不同的風格,象徵著不同的社會地位、家族和村莊。15世紀,由於伊斯蘭教信條的影響,在蠟染上不能採用人物、動物圖案,取而代之的是花卉和複雜的幾何圖案。17世紀,亞洲的蠟染由海上貿易的荷蘭人傳至歐洲。20世紀以來,歐洲、美洲也以蠟染作為繪畫、壁掛以及傢俱、陳設品等上面的裝飾品。
工藝
蠟染是用特製的蠟刀或筆,蘸上溶化的蠟液(由蜂蠟或石蠟製成),在布帛上描繪圖案。繪成後,入靛藍缸浸染,將布上的無蠟部分染成藍色。然後,沸煮織物,脫去蠟質,晾乾後,即顯出藍底白花的圖案。由於在繪製時,蠟刀不宜過多停頓,所以圖案的線條具有連續、流暢的特點。在浸染過程中,因蠟質防染層幹後龜裂,而使染液滲透在布帛上,從而出現精細的冰裂紋裝飾效果,形成蠟染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