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電器

[拼音]:ling

[英文]:ghatpot

中國傳統絲織物的一類。最早的綾在織物表面呈現疊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故稱之為綾。綾有花、素之分。素綾採用單一的斜紋或變化斜紋組織。傳統花綾一般是斜紋地組織上起斜紋花的單層暗花織物。現代綾類織物有很多品種,組織較為複雜。綾織成後可施以印染、彩繪和刺繡。綾類織物光滑柔軟,質地較為輕薄,是書畫裝裱的主要用料。也用作襯衫、睡衣、裙子以及服裝裡料。人們有時也將某些與綾外觀相近、用途相似的緞類織物稱作綾,如採用正反8枚緞組織的花廣綾,採用正反5枚緞的古花綾。

綾產生於漢代以前。漢代著名品種有散花綾,用多綜多躡機織造。三國時期馬鈞將上述“綾機”加以改革簡化,能織出禽獸人物等較為複雜的紋樣。唐宋是綾的極盛時期,不同等級官員的服裝,用不同顏色和紋樣的綾來製做。官營織造中設定了生產綾的專門機構,唐代稱綾作,宋代有綾錦院。綾的品種見於唐代文獻的有獨窠、雙絲、熟線、烏頭、馬眼、魚口、蛇皮、龜甲、鏡花、樗蒲等名目,以浙江生產的繚綾最負盛名。宋代更增加狗蹄、柿蒂、雜花盤雕和濤頭水波等名目,同時開始用綾作書畫經卷的裝裱材料。明清時期綾的產量逐漸減少。

花綾的組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花、地組織迴圈數相同而斜紋方向相反的,稱異向綾,地組織如採用

右斜,則花組織為

左斜。現存唐代實物有外國人從敦煌盜去的幾塊和日本正倉院收藏葡萄唐草紋實物。銀川西夏正獻王墓和鎮江南宋周瑀墓中也有異向綾出土。由於異向綾織物花部與地部緊度相同,織物非常平整,這種組織至今仍然經常使用。另一種是花、地組織斜向相同而組織迴圈數不同,稱同向綾。敦煌出土的一塊唐代佛經封面的裱綾就屬於這一種,紋樣為圖案化花卉,地部採用

右斜而花部採用

右斜。較晚的同向綾的組織迴圈數差異更大。例如福建出土的一塊明萬曆年間梅花綾,花部採用

右斜而地部為

右斜。織物地部緊度大而花部緊度小,紗線產生位移,而使花紋具有凹凸效果。

參考文章

蜀錦吳綾造句素材綾羅綢緞造句素材帶“綾”的詩句大全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