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問答
[拼音]:Sanyuanli Kang Ying Douzheng
鴉片戰爭時期廣州人民自發的武裝抗英鬥爭。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英軍攻陷廣州城北諸炮臺,設司令部於地勢最高的永康臺。永康臺土名四方臺,距城僅一里,大炮可直轟城內。清軍統帥奕山等畏懼求和,5月27日與英訂立《廣州和約》,以支付英軍贖城費、外省軍隊撤離廣州等條件,換取英軍交還炮臺、退出虎門。但和約墨跡未乾,英軍就不斷竄擾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蕭岡等村莊,搶掠燒殺,姦淫婦女。廣大民眾義憤填膺,各地團練共圖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擊退來犯小股英軍。次日,南海、番禺百餘村團練手持戈矛犁鋤,群起圍困永康臺。相持近半日,英軍司令臥烏古(郭富)親自帶兵出擊。團練且戰且退,誘敵至牛欄岡丘陵地帶。時大雨驟至,英軍火槍受潮不能發射,團練民眾冒雨反擊,將英軍分割包圍,肉搏鏖戰。英軍一個連隊幾遭全殲,其餘逃回炮臺。31日清晨,廣州手工業工人以及附近州縣如花縣、增城、從化等地團練也陸續趕來,圍臺民眾增至數萬,相約餓死英軍。臥烏古不敢再戰,轉而威脅官府,揚言毀約攻城。奕山等聞訊恐慌,急派廣州知府餘保純出城,先安撫英軍,復率番禺、南海兩縣令向團練中士紳施加壓力。士紳潛避,團練逐漸散去,臺圍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