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德明(約550~約630)

[拼音]:dianhua jiaoxue

[英文]:electrical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使用電教器材裝置和電教教材進行教學。它是通過幻燈、電影、錄音、廣播、電視、錄影、電子計算機傳授知識技能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稱“視聽教學”、“機器教學”。日本稱“教育工藝學”。電化教學對普及軍事科學知識、提高軍事訓練質量、加速人才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19世紀90年代,幻燈最早運用於教學。20世紀初,唱片、無聲電影開始在軍事訓練中應用。20~40年代,廣播、有聲電影、錄音等教學工具相繼出現,電化教學有了新的發展。50年代後,不少國家的軍隊廣泛採用閉路電視、程式教學機、電子計算機教學,電化教學已日益成為軍事訓練重要的教學手段。

電化教學的作用和特點:

(1)能在廣大範圍內對官兵進行教育訓練,加快軍事知識和技能的普及,提高教學質量。

(2)能充分展示覆雜危險的作戰、訓練景況。如戰鬥場面,核、化學、生物武器的使用和防護等。還可進行大小、動靜、快慢、虛實的轉換,具體顯示事物的內部運動與聯絡。如機械運動、武器構造、發射的顯示和模擬作戰演練,巨集觀世界的縮小、微觀物體的放大,高速運動物體的放慢等。

(3)能將教學和實驗過程的實況,用電影、錄影等手段記錄下來,然後根據需要播放。這不僅利於補課、複習、研究,而且可以大大減輕師資負擔,節約器材和經費。

(4)利用程式教學機和電子計算機輔助教學,學員可與其直接對話,機器顯示答案,或利用帶入的資訊進行對抗作業,有助於智力的開發。

隨著電子工業和資訊科技的進步,電化教學裝置向輕型、自動、多功能的方向發展,在軍事訓練中,也必將進一步普及並日益發揮顯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