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訊號通訊
[拼音]:Zhongguo Xinshiqi Shidai de zhitao gongyi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通過火的作用,使一種物質(鬆軟的粘土)改變成另一種物質(堅固的陶器)的創造性活動。陶器的出現和製陶業的興起,不僅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促使人類的定居生活更加穩固。中國最初的陶器現在還不清楚。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地彎文化的陶器都比較原始,陶質疏鬆,火候一般較低,器形比較簡單。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其年代約為公元前五、六千年。華南地區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如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的陶器,也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在此之後,陶器生產逐漸獲得發展,製陶技術日益進步,至龍山文化時期達到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頂峰。通過對陶器標本的考古研究,結合民族誌的調查,特別是採用現代的科學分析和實驗手段,使我們對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的化學組成、燒成溫度、物理效能以及燒製工藝等有了一定的瞭解。
製陶原料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土,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經過適當選擇。據調查和實驗證明,黃河流域的製陶原料,主要採用適宜的天然粘土,如紅土、河谷中的沉積土和黑土等。陶土的成分對陶器的燒結和顏色具有一定的影響。其中鐵的化合物起著助熔作用,降低陶坯的燒成溫度,並影響陶器的顏色,如在氧化焰中燒成,則成紅色;在還原焰中燒成,則成灰色。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除紅陶、灰陶、黑陶等外,還有少數的白陶。白陶在黃河流域從仰韶文化晚期開始出現,而在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中比較流行。這個工藝傳統後來為商代所繼承。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白陶的化學組成,有的與中國北方習稱為瓷土的制瓷原料很相似。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氧化鐵的含量比陶土低得多,因而燒成後呈白色。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如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的陶器,陶土一般都不經過淘洗。大概自中期以後,根據器物的不同用途,有的經淘洗以去掉雜質,製成較為細緻的陶器,代表性的如仰韶文化的彩陶。有的則加入羼和料,如砂粒、稻草末、稻殼、植物莖葉和蚌殼末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陶器的耐熱急變效能,以避免在加熱時發生破裂。不同地區或文化的陶器羼和料的種類和份量往往不一樣。作為炊器使用的釜、鼎、鬲等,一般加入羼和料的比例都比較高,有時達到30%左右。河姆渡文化的夾炭黑陶,性質比較特殊,它可能是摻入植物莖葉和稻殼,在燒製過程中發生炭化作用的結果。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個別地區出現用兩種不同質料的陶土配合製成的器物。如良渚文化上海馬橋遺址出土的柱足盉,器身採用泥質陶,底部和三足採用夾砂陶,它表現了我們祖先在拯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2596.html' target='_blank' >鋪展ひ輾矯嫻鬧腔酆痛叢臁Ⅻ/p>
陶器的成形與紋飾
陶器成形有手製和輪制兩種方法。手製法又可分為3類:
(1)捏塑法。一般小型的陶器多用手捏塑成,器壁上常常遺留有指紋,器形不規整。
(2)模製法。某些特殊的器形往往採用區域性模製的方法,如龍山文化的圓錐形內模,恰好與鬲、鬹的袋足相吻合。另外陝西龍山文化的陶鬲襠內往往遺有反繩紋,說明是以另一件鬲的襠部為內模製成的。
(3)泥條盤築法。先將坯泥製成泥條圈,一層一層疊築上去,或是將一根長泥條連續向上盤築,然後把裡外抹平製成器形。這是新石器時代製陶最常用的方法,延續的時間也很長。古代製作陶坯最初可能是放在木板或竹蓆上,以便於移動旋轉,有的還墊以樹葉,因而器底遺有葉脈的印痕。後來逐漸採用轉動的輪盤(慢輪),既便於製陶時的盤築和加印紋飾,又可利用旋轉以修整器口,使之規整。這種方法大約開始於仰韶文化的中期,併為後來輪製陶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輪製法是一種進步的製陶工藝,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中下游。輪製陶器是將泥料放在陶輪上,借其快速轉動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它的特點是器形規整,厚薄均勻,並且在器壁表裡遺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部分往往遺有線割的偏心紋。黃河流域的輪製陶器,大約開始出現於大汶口文化晚期,而盛行於山東龍山文化,尤以蛋殼陶的製作工藝水平最高;往西則逐漸減少,有的地區如黃河上游齊家文化甚至不見使用輪製法。長江流域在馬家浜文化晚期也出現輪制,而到良渚文化則普遍使用。
陶器成形之後,常在陶坯上進行修飾加工:
(1)磨光。用礫石或骨器在表面壓磨,燒好以後表面發生光亮。這種方法,在新石器時代普遍採用,無論是彩陶、灰陶、黑陶,都是經過磨光處理的。
(2)施加陶衣(也叫色衣)。用陶土調成泥漿,施於陶器的表面,燒好之後器表就附著一層陶衣,一般有紅、棕、白等顏色。顏色的不同,取決於陶衣的成分,如紅衣可能含有較多的氧化鐵,而白衣則是一種配入溶劑的瓷土。陶衣的使用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比較普遍,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馬家浜文化中都有發現。
新石器時代有相當數量的陶器還附加紋飾,它具有增加美觀和加固陶坯的作用。不同種類的紋飾,往往形成某一種文化的特徵,如裴李崗文化的篦點紋,仰韶文化的線紋等。施加紋飾的方法大體有以下幾種:
(1)繪彩。仰韶文化或其他文化的彩陶,一般繪有赭紅、黑、白等3種顏色的花紋。光譜分析表明,赭紅彩的主要著色元素是鐵,當以赭石為原料,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往往發現赭石和研磨工具,可為佐證;黑彩的主要著色元素為鐵和錳,原料可能是一種含鐵較高的紅土;白彩除了少量的鐵以外,基本上沒有著色劑,可能是一種配入熔劑的瓷土。彩陶花紋是在陶器未燒以前畫上去的,燒成後花紋附於器表不易脫落。另外還有一種是在陶器燒好以後畫上去的,這種彩繪容易脫落,與真正的彩陶有別。
(2)拍印。在木板或陶拍上刻上條形、方格形或幾何形的陰紋,拍印在陶坯上即出現籃紋、方格紋和和何形印紋,也有在木板上纏以繩子,拍印後呈現錯亂的繩紋。籃紋、方格紋主要見於龍山文化,幾何形印紋則見於華南新石器時代晚期。
(3)壓印。在細木棒上用繩子纏成中間粗兩端細的軸狀工具,可在陶坯上壓印出成排而整齊的繩紋。用篦狀器可壓印出篦點紋或弧線篦紋。
(4)刻劃。用細的骨、木棒作工具,在陶坯上劃出弦紋、幾何紋等紋飾,或戳印成點狀紋。
(5)附加紋飾。在陶器表面附加泥條或泥餅,有的用細泥條組成各種花紋;也有的用寬泥條圍繞頸、腹部,上面還加印繩紋。
(6)鏤孔。一般多在圈足器上(如豆柄)鏤成圓形、方形、長方形或三角形的孔作為裝飾。
陶窯與陶器燒成溫度
陶窯的發展是衡量制陶工藝水平的一個標誌。對中國某些少數民族原始製陶工藝的考察表明,在陶窯產生之前,曾有過平地堆燒的階段,但目前在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確切發現過這種遺蹟。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窯址,目前的發現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鄂北和遼西一帶也有個別發現。陶窯結構基本上可以分為橫穴和豎穴兩種,它們大體上代表了中國原始陶窯發展的過程。橫穴窯的結構比較原始,它開始出現於裴李崗文化,而流行於仰韶文化。其構造是在圓形窯室的前面,有較長的穹形筒狀火膛,窯室和火膛兩者基本位於同一水平上,燃燒時火焰由火膛進入窯室。後來窯室升高,火焰通過傾斜的火道和均勻地分佈於窯箅上的火眼進入窯室。豎穴窯始於仰韶文化而盛行於龍山文化,它的構造是:早期窯室位於火膛之上,火膛為口小底大的袋形坑,有數股垂直的火道與窯室相通。後來火膛逐漸移至窯室的下前方,火焰沿傾斜的火道進入窯室,窯室的底部有幾股溝狀火道,上面設有多火眼的窯箅以均勻火力。但也有的窯室底部只有平行或“北”字形的溝狀火道,而不見窯箅。窯室的上部一般都呈弧形往裡收縮,以便於封窯。推測新石器時代燒窯,大體與現今雲南傣族燒窯相仿,即用植物的莖稈塗泥封頂。這樣既可保持窯內溫度,又有利於空氣的進入,因氧化作用而產生紅陶;或在燒成末期封閉窯頂,並用滲水入窯的方法,來實現還原氣氛使之成為灰陶;或使用煙燻滲碳使之成為黑陶。當時陶窯的容量都比較小,如果按傣族燒窯那樣把陶器擠放一起,並將小件器物套在大件之內,則每窯可燒一、二十件不等。
陶器的燒成溫度,習慣上也稱火候,從目前的測定情況來看,黃河流域一般為900~1050℃,燒成溫度較高;長江中下游一般為800~950℃,明顯地低於黃河流域;華南早期陶器為680℃,而晚期陶器則為900~1100℃,前後有較大變化。這些差別,主要與陶窯結構及製陶工藝的發展水平有關。
中國新石器時代製陶工藝的發展,以黃河流域為最先進,陶窯的出現也最早。隨著陶窯結構的進步,可將燒成溫度提高到1000℃以上,這不但提高了陶器的質量,而且為金屬礦物的熔化,從而也就為冶金術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參考書目
中國矽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