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比派

[拼音]:Zhanguo Changcheng

戰國時期楚、齊、燕、趙、中山、魏、秦為防禦鄰國進攻和東胡、匈奴侵擾而修築的軍事設施。防禦鄰國的內地長城在春秋時即有修築,但廣泛修築長城則是在戰國中期以後。燕、趙、秦為防禦東胡、匈奴等族,築有燕北長城、趙北長城和秦的西部長城。燕的北長城東端在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博川一帶,秦長城的西端在臨洮(今甘肅岷縣)。秦統一六國後,沿燕、趙、秦的外長城之舊修築長城,總長達5000多公里,世稱萬里長城。

1938年,歷史學家顧頡剛發現臨洮一帶的秦長城遺蹟;1955年秋和1959年春,當時的黃河水庫考古隊在陝西華陰縣和大荔縣勘察和試掘了魏的西長城;70年代以來,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系統勘察了黃河中游的戰國至秦代的長城遣跡;寧夏、內蒙古、河北等省、區的考古單位都對本地的戰國長城進行了系統的考察。

修築背景及營建狀況

戰國時代,列國軍隊數量遠比過去增加,步兵和騎兵代替了從前的車戰,戰爭規模擴大。各國為防備鄰國的突然進攻,紛紛修築長城。這種軍事防禦工程,是從修築堤防的工程技術發展來的。楚的方城,就是利用山嶺高地再連線河流堤防而形成的,故或稱“連堤”。秦的塹洛長城即是擴建北洛水的堤防。齊長城、魏的西長城、趙的南長城,也都是連線和擴建堤防而成。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後,趙武靈王破林胡、樓煩;燕將秦開破東胡;秦昭王時滅義渠戎,均在其地修築北拒遊牧部落的外長城。這些長城有的土築,有的石砌,有的則土石兼用。凡遇山嶺陡峭處,往往依天險為屏障而不築牆。在許多地段,沿線修有亭、障和烽燧。亭、障一般在長城內側。

戰國長城遺蹟

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戰國長城遺蹟有:

(1)秦簡公七年(前408)為防禦魏國修築的塹洛長城。自陝西華陰縣城以東的華山腳下起,北越渭河,主要沿北洛河西岸至白水縣境的黃龍山麓。但今只發現華陰廟東的一小段夯土城垣。

(2)秦惠王后元元年(前324)為防禦趙國而沿北洛河中游修築的上郡塞長城。現在陝西富平縣西南2公里處的監軍臺一帶,見有長750米左右的一段夯土殘垣。

(3)秦昭襄王時為防禦匈奴所築的隴西、北地、上郡三郡之地的長城,由甘肅的岷縣沿洮河而經臨洮、寧夏的固原、甘肅的環縣至陝西的志丹和安塞後,一支經綏德達榆林,一支經靖邊而北折東行至榆林、神木,達內蒙古自治區的托克托縣十二連城附近的黃河岸。迄今已在甘肅臨洮、渭源、環縣和華池兩縣間,寧夏固原、陝西定邊和吳旗兩縣間,內蒙準格爾旗和伊金霍洛旗交界處發現一些夯土牆垣。

(4)趙武靈王破林胡、樓煩後所筑北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蔚縣),經雁北抵內蒙古傍陰山南麓至高闕(今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的狼山石蘭計山口)。今於內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黃旗海之北發現石築長城;在呼和浩特市北郊的陰山南麓見有土築長城,一直延續到包頭市一帶。

(5)燕南長城,由河北易縣西南當時的長城門起,穿北易水而沿南易水和大清河走向東南。今在徐水縣西太行山下找到沿瀑河東行至安新縣的一段夯土殘垣,寬4~6米,高2~4米。此即燕和中山的分界線。

(6)燕北長城,為燕昭王時防禦東胡而築。其西端已在河北圍場縣的邊牆村一帶發現;其西和西南的豐寧、沽源、張北和赤城縣間的“二道邊”,也可能是燕的北長城。向東,則在內蒙古赤峰市以南,從喀喇沁旗姜子灣子村經赤峰縣、建平縣而至敖漢旗的王家營子東山,發現了斷續約300餘公里的長城遺蹟。有的是石築,一般寬2~3米;有的是夯土;有的是山坡下土築,山崗上石築;有的則利用天然陡壁稍砌石塊而成。

魏西長城的發掘

魏惠王十九年(前352)為防禦秦國而築的西長城,自陝西華陰縣城以西的華山南麓,向北穿過渭河,沿洛河東岸,經大荔、澄城、合陽至韓城的黃河岸。在華陰境內的地面遺蹟有12處,縣城西南黨傢伙的一段殘垣,現在還高出地面18米。縣城西南的洪崖村和正西的西關堡兩處遺蹟,經小規模發掘解剖可知,都是從生土上直接築起的夯土牆,基寬12~18米,上部稍窄。夯層厚5~13釐米,圓夯窩,皆先築中心部分,然後兩邊加寬,分 3次築成,有夾棍眼,可知與許多戰國古城的城牆一樣,也是版築而成的。

參考書目

史念海:黃河中游戰國及秦時諸長城遺蹟的探索,《中國長城遺蹟調查報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工作隊:陝西華陰、大荔魏長城勘查記,《考古》1980年6期。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