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爾尼,A.
[拼音]:shangpin gongji
[英文]:supply of commodities
商品需求的對稱。指處在市場上待售的商品或者能夠提供給市場的商品。商品流通形成的決定條件之一。
商品供給有一定的時間界限(例如一年)和數量界限,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可以通過市場銷售來滿足需要的商品總額。形成供給的商品表現為:
(1)一定量的能滿足某種社會需要的使用價值。它構成商品供給的物質內容。
(2)一定量的交換價值。它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代表一定量的社會勞動,能夠與一定量的貨幣──購買力相交換,使各種使用價值的交換進行量的比較。所以,構成供給的商品,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統一體。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商品供給的重要性表現在:
(1)滿足消費需要,起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作用。
(2)為繁榮市場、穩定物價提供物質保證。即商品供應充裕,並在供應總量與結構上適應消費需要,市場必然日益繁榮,並能求得物價的基本穩定。
(3)為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提供必要條件,也就是不僅生產資料供應能夠為再生產提供物質條件,而且消費資料供應能夠維持勞動力再生產。
參考文章
保險商品供給方的形式保險保險商品供給方的內容保險保險商品供給彈性的形式保險保險商品供給彈性的計算公式保險▸ 托爾斯泰傳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