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文場

[拼音]:Wuyishanli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伊朗高原東部的一個地區或半獨立國家。 安息在密司立對提一世(MithradatesI,前171~前138或137)時在中東建立了東自大夏、身毒,西至兩河流域,北至裡海,南抵波斯灣的大帝國。但由於大月氏(即月氏)西遷,中亞的塞人(Sakas)各部受到很大的打擊,大約在公元前 128或 127年紛紛南下闖入安息境內,直到德蘭癸亞那(Drangiana)和阿拉科西亞(Arachosia)二郡之地,佔據了錫斯坦。密司立對提二世(前124~前87)即位後,決心大力整頓東方,便派貴族蘇林(Suren)率領大軍到東邊鎮壓入侵的塞人,經過十年的戰爭,塞人降服,安息表面上恢復了統一。從此侵入的塞人和土著安息人便在東方這兩郡境內雜居,逐漸融合。自公元 1世紀以後,印度的記載稱他們為“塞種—安息”(Saka-Pahlava)。

蘇林在東方的勝利使他在德蘭癸亞那和阿拉科西亞兩郡建立了軍事獨裁政權。安息帝國實際上分成了兩個地區,西部仍在阿塞西 (Arsaces)王朝統治之下,東部則在蘇林家族統治之下,僅名義上屬於安息,實際上完全獨立,其政治中心即在錫斯坦。《漢書》把蘇林家族統治下的、安息人與塞人雜居的東部地區稱為烏弋山離國。烏弋山離國是其首都Alexandria-Prophthasia前一字之音譯;此國名亦稱“排特”,是後一字之音譯。公元 1世紀烏弋山離國被新興的貴霜帝國(見貴霜)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