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J.
[拼音]:Cangyangjiacuo Qingge
17世紀藏族情歌集。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著。作者生於西藏南部門隅地區,幼年當過牧童,熟悉農村風情,喜愛民歌,深受民間文學薰陶。其父信仰佛教,屬寧瑪派,對其有一定影響。15歲時,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入拉薩布達拉宮,由名師指點,學習佛教經典、詩歌和歷算。但倉央嘉措始終未能忘情於世俗生活,遂以親身感受創作了大量詩歌。後人選出60多首代表性作品,編成《倉央嘉措情歌》,刻印成書流傳於世。
《倉央嘉措情歌》,是藏族詩壇的奇花異卉。作者雖然是宗教領袖人物,但他敢於寫出人的內心矛盾和對現實生活的理想,突破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大膽地向傳統勢力挑戰,表現了詩人巨大的勇氣。這些作品不但思想內容是積極進步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格律結構上,《情歌》採取了諧體民歌的形式,除個別六句、八句外,基本上都是每首四句,每句六個音節,兩個音節一停頓,分為三拍。即“四句六言三頓”,節奏響亮,琅琅上口。
《情歌》多取比興,直抒胸懷,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為藏族詩歌創作開拓了新的詩風。
1930年于道泉首次將倉央嘉措情歌譯成漢文和英文出版,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文學界極大的興趣,其後又有多種譯本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