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西
[拼音]:Ma Junwu
近代詩人、教育家。原名和,字貴公,後以君武名。廣西桂林人。早年受康有為影響。光緒二十七年(1901)赴日,逐漸轉向革命。同盟會成立後,任廣西主盟人。三十二年(1906)任教於上海中國公學。不久,流亡德國,學習冶金。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實業部次長。1915年在柏林獲得工科博士學位。此後曾歷任廣州軍政府祕書廳長、廣西省長、北京臨時執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等職。1926年任廣西大學校長,此後即長期從事教育工作。
馬君武是南社詩人,也是達爾文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他的詩,以鼓吹新學思潮和愛國主義為特色。《華族祖國歌》宣揚物競天擇思想,號召中華民族“肩槍腰劍”,奮起救亡。《從軍行》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形象,她殷勤教子,鼓勵他從軍殺敵,保衛祖國。《京都》抒發“欲以一身撼天下”的雄圖壯志。《去國辭》寫流亡異國前夕的怨憤。在艱難的條件下,馬君武不消沉:“祖國前途正遼遠,少年發想要雄奇”(《贈虞君》);“誓使華嚴從地起,莫臨滄海患途窮”(《〈變雅樓三十年詩徵〉題詞》)。他的詩總是洋溢著樂觀、光明的基調。
馬君武反對擬古,強調獨創。《寄南社同人》詩說:“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範鑄詩才。須從舊錦翻新樣,勿以今魂託古胎。”他的詩多描寫國外風光,又好以西方故實、科學知識和資產階級哲理入詩,代表了黃遵憲以來作家們吸收新詩料、開拓新詩境的努力。
留學日本期間,馬君武曾編印《新文學》一冊,譯載歌德、胡德、拜倫詩若干首。柳亞子曾譽之為:“抗手無時輩,椎輪異昔賢。歐花兼米錦,哀怨雜鮮妍。”(《寄君武柏林,時讀其所著〈新文學〉》)著有《馬君武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