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適(1150~1223)

[拼音]:Folandesi meishu

[英文]:Flemish art

佛蘭德斯為西歐一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大體上包括現在的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東北的部分地區。其美術的歷史範疇包括15~18世紀,它曾對整個歐洲美術的發展起過重要的影響。

佛蘭德斯美術中,最引人注目的為繪畫,其次是建築,最後才是雕塑。

繪畫

12~13世紀,在佛蘭德斯出現過一批用銅和琺琅來製造工藝品的雕塑家和工藝師。14世紀起手抄本細密畫流行,這種在繪畫中追求精確地描繪細節的傳統,育成了畫家凡·愛克兄弟和R.van der韋登。他們的繪畫不僅獨立於同時代義大利繪畫之外,而且對義大利美術起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16世紀義大利主義繪畫衝擊著佛蘭德斯繪畫。許多佛蘭德斯畫家前往義大利深造,回國後,力求把義大利樣式主義跟這裡土生土長的中世紀繪畫傳統融合起來。可惜這種融合往往顯得有點生硬,因而在藝術成就上不大。只有老勃魯蓋爾始終保持著民族繪畫傳統的精華部分,並加以發展,從而在藝術成就上跟15世紀的畫家凡·愛克兄弟等銜接起來。

17世紀為佛蘭德斯美術的又一個黃金時代。這裡的美術跟同期荷蘭獨立後那種為新興資產階級服務的美術不一樣;它仍然處於西班牙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勢力的控制之下,主要為宮廷貴族、富商和耶穌會服務;這類人物對藝術的要求促使佛蘭德斯繪畫追求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同時,佛蘭德斯人民雖然仍歸異族統治,卻並沒有放棄爭取獨立的願望,仍然在利用西班牙跟荷蘭、英國和法國之間的矛盾,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探索獨立發展的道路。因此,這時期的藝術中也存在著反封建和民族意識的因素,並往往採取曲折的、寓喻的形式表現出來。17世紀的佛蘭德斯美術主流和同時期的荷蘭美術相比,雖然帶有明顯的貴族性和宗教性,屬巴洛克美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仍然具有人民性。

16世紀,佛蘭德斯的宗教歷史畫由於模仿義大利樣式主義繪畫而日趨平庸。1608年,P.P.魯本斯自義大利回到安特衛普,使佛蘭德斯美術,包括宗教歷史畫等,獲得新的生命力。魯本斯跟荷蘭畫家倫勃朗一樣,精通各類繪畫的技法。他使義大利美術中的一部分東西,包括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米開朗琪羅的紀念碑式的形式和氣派、威尼斯畫派的色彩、卡拉瓦喬的明暗調子、樣式主義的複雜的構圖,跟佛蘭德斯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加以發展,終於形成了自己的畫風,其繪畫的特點為造型雄壯、色彩飽滿,筆法奔放,整個畫面充滿著運動感和戲劇性效果。他不僅畫宗教歷史畫,還畫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和狩獵圖等,所有這些作品均以激情表達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歌頌,就這一點來說,他的繪畫繼承併發揚了文藝復興的反禁慾主義精神,屬巴洛克美術的精華部分。魯本斯的藝術對當時佛蘭德斯繪畫影響很大。他的學生、助手和追隨者中,有名的有A.凡·戴克、J.約爾丹斯、F.斯尼德斯等。凡·戴克畫過許多宗教畫,但其藝術才能主要表現在肖像畫方面。他後期在英國當宮廷畫家,其肖像畫對以後的歐洲肖像畫,尤其是對18~19世紀的英國肖像畫產生過重要影響。

風俗畫和風景畫在佛蘭德斯,均起源於19世紀尼德蘭畫家P.勃魯蓋爾繪畫的傳統。約爾丹斯曾跟魯本斯合作,受到魯本斯的影響,其藝術成就被認為相當於荷蘭風俗畫家J.斯滕。A.布魯威爾可能曾從荷蘭畫家F.哈爾斯習畫,他那些表現農民貧困潦倒生活的油畫,在技法上有革新精神,構圖單純,造型概括而厚重,很注意畫面氣氛和整體感的表現。當時佛蘭德斯的流行的風俗畫家還有德D.特尼爾斯、A.揚森斯、G.科克斯等。

風景畫方面也出現過一些人才,但作為獨立的畫種,卻不像在荷蘭那樣地發達。魯本斯的風景畫以其巨集偉的氣勢和生動性,在這一體裁的佛蘭德斯繪畫中最為突出。此外,較有名的佛蘭德斯風景畫家還有L.van於登。

靜物畫和動物畫大體包括兩類:花卉畫、其他靜物畫。勃魯蓋爾為最優秀的花卉畫家。僅次於他的花卉畫家為A.博薩爾特。O.貝爾特和C.佩特斯擅長於畫牡蠣之類食品,而J.van許爾斯東克則喜愛畫水果。

斯尼德斯為畫帶有動物的靜物畫和狩獵圖的能手。他深受魯本斯的影響,作品不僅幅面大,而且氣勢巨集偉,富有節奏感。其弟子J.菲特喜歡畫已死的獵獲物,他的這類油畫被稱為獵獲物展覽圖。這類油畫一直流行到18世紀,甚至影響了後來英國和法國的動物畫。

J.D.de海姆在佛蘭德斯靜物畫家中對後人影響最大。他有許多學生,他們形成了安特衛普靜物畫派。這個畫派所繪的數百幅風格類同的靜物畫一直留傳到今天。海姆首創了一種樣式豪華的靜物畫,其中水果、花卉、容器和玻璃杯等相互組合,畫面氣氛相當熱烈。這類靜物畫被認為是獵獲物展覽圖的一種對等物。

建築

17世紀耶穌會的巴洛克式天主教堂和世俗建築均很發達。18世紀起,佛蘭德斯建築受到外來影響,在建築樣式方面發生過多種多樣變化。1900年左右,比利時的實用建築和現代建築成為現代建築的先鋒派,其建築師有H.van de韋爾德、亨克、V.奧太等。這類建築對德國、荷蘭、法國的現代派建築有相當影響。

雕塑

佛蘭德斯雕塑有自身的傳統。例如,14~15世紀時法蘭西-佛蘭德斯雕刻家 C.斯呂特把晚期哥特式傳統跟文藝復興樣式的萌芽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建立了勃艮第雕刻學派。其代表作品為著名雕刻《摩西井》,其中6個等身大的雕像在造型上具有紀念性藝術的概括性,並顯示出世俗人物的堅強意志。他的雕刻予法國、尼德蘭、德國文藝復興雕刻以重大影響。後來,佛蘭德斯雕刻雖不斷出現人材和作品,但影響不大。直到19世紀比利時王國建立後,才出現了一位不受學院派技法束縛的大雕刻家C.麥尼埃。他的那些以工人為題材的雕塑以其思想和藝術性,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