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奧尼,M.

[拼音]:Xiaotun Gongdian yizhi

商代後期王都宮殿區遺址。殷墟的主要組成部分。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開始,中國考古學家長期在此進行考古發掘,先後達20餘次,揭露總面積已超過2萬平方米。 發現了宮殿遺址、甲骨卜辭、王室成員墓葬等重要遺存,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中國考古學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屯遺址的發現

北周末移相州於安陽,隋、唐時此地皆為相縣。《古本竹書紀年》謂河亶甲居相。宋、元以來,洹濱殷墟即屢有商代銅器出土。清代末年,小屯村農民在此挖掘“龍骨”(實即甲骨),售與藥店。1898~1899年,王懿榮發現並認定龍骨上所刻文字為古代文字。後經古文字學家劉鶚、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等人的收藏與研究,確定為商代甲骨。1908~1911年,羅振玉打聽到甲骨出於小屯,從此發現小屯遺址。

發掘過程及主要收穫

小屯的考古發掘始於1928年,1937年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止,前後進行12次。主持發掘的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先後參加的有董作賓、郭寶鈞、李濟、樑思永、吳金鼎、劉燿(見尹達)、石璋如、高去尋等人。 這一時期的發掘可分3個階段:

(1)1928~1929年的1~3次發掘為第1階段,總面積約1400平方米。第1次發掘的主要目的是挖掘甲骨,沒有注意地層的劃分。後兩次發掘時應用現代考古學方法,初步分析了小屯的地層,注意到灰坑和墓葬的清理,並初步識別出商代陶器及其特徵。尤其是“大龜四版”的發現,給以後甲骨斷代的研究以很大的啟示。

(2)1931~1934年的4~9次發掘為第2階段,發掘總面積約8100平方米。這一階段的發掘,有計劃地把整個遺址劃分為6區,並採用探溝與全面揭露相結合的方法。自第 4次發掘認識版築夯土後,連續發現了矩形、凹形、條形等多種形式的基址及排列整齊的柱礎,並在地層上確定了商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關係。這一階段還特別注意了動物遺骸的採集,發現了象骨和鯨骨,對研究當時的動物群以及當時的氣候、環境、交通等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發現了大量的金、石、玉、銅、骨、陶器以及陶範等,大大豐富了對商文化的認識。

(3)1936~1937年的10~12次發掘為第3階段。這一階段採用大面積揭露的方法,發掘面積約 11990平方米。發現了成組的版築基址及水溝、窖穴、墓葬、車馬坑等。為殷墟文化的分期提供了直接的地層根據,並在殷墟宮室建築的結構、佈局及其性質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127號坑的發現,在這個直徑約1.8米的圓坑內,發現甲骨17096片,完整的龜甲將近300版。這些龜甲全屬武丁時代。該坑應是武丁時代的甲骨窖藏坑,也可以說是檔案庫。這一發現,確證小屯是商代後期的王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小屯的發掘繼續進行,1955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第一隊在村東的一個橢圓形坑中,發現了一批完整陶器,並有1片康丁時期的卜骨。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村西部發現了一條750米長的由西南蜿蜒向東北的壕溝,推測是商代王宮的防禦設施。後又發現21枚牛胛骨卜骨,其中10枚有刻辭。這些卜骨堆放有序,大致分為3組,每組恰是3的倍數,郭沫若曾於此得到商代卜用三骨的啟示。1973年,在小屯南地兩次發掘,面積為430平方米,發現了商代早、中、晚3期堆積。除大量的遺蹟、遺物外,還發現4511片有字甲骨,這些甲骨大多與其他器物共存,為甲骨斷代和殷墟文化分期提出了新的層位根據。1975~1976年,在村北進行發掘,最重要的收穫是婦好墓的發現。自小屯開始發掘以來,計發現商代版築基址70餘處,窖穴和其他灰坑800個以上、水溝和大灰溝30餘條,墓葬400餘座,刻字甲骨近3萬片,銅、石、玉、骨、角、牙、蚌、陶器等數以萬計。其發掘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收穫之多,是中國考古學史上少見的。

分期與年代

根據小屯的地層及遺物,結合甲骨研究的成果,可把小屯商代晚期遺址分成前後銜接的4個時期:

(1)第一期。絕對年代大體在一期甲骨以前,當屬盤庚、小辛、小乙時期。遺蹟多集中在遺址的北部和中部偏北,發現有窖穴和墓葬,未能確定屬此期的甲骨卜辭和版築基址。

(2)第二期。發現了大量一期甲骨,也有少量二期甲骨,絕對年代約相當於武丁、祖庚、祖甲時期。遺蹟分佈比較普遍,尤以遺址中部為多,發現有大規模的版築基址、水溝、窖穴和墓葬等。其中水溝結構特殊,佈局周密,顯然是一項有計劃的巨大建築工程。為本期獨有的建築遺蹟。

(3)第三期。發現的甲骨屬三、四期,絕對年代約當廩辛、康丁、武乙、文丁時期。遺蹟主要分佈在遺址的中部,在遺址的南部和東部也有較多的分佈,發現有成組的版築基址及大批墓葬與窖穴。

(4)第四期。發現少量五期甲骨,絕對年代約當帝乙、帝辛時期。遺蹟分佈最普遍,發現有成組的版築基址,但規模不大。墓葬較少,窖穴比較常見。

宮殿基址

小屯宮殿已發現有50多座建築基址,可分為甲、乙、丙3組。甲組基址有10餘座,分佈在遺址的北部,時代偏早,有的可能早到第一期。乙組基址有20餘座,分佈在遺址的中部,多屬二、三期。丙組基址有10餘座,分佈在遺址的南部,時代較晚,主要屬於四期。基址的建造分填基法和挖基法兩種。將房基填土夯實後置礎,所用礎石多為礫石。有的在石礎上墊有鍋狀、器蓋狀或不固定狀的銅礎。房架都用木柱支撐,牆用版築。沒有發現瓦,大概是用茅草蓋頂。在基礎之下和門側等處,常見有埋人或獸的坑,推測是建造時舉行奠基、置礎、安門等儀式留下的遺蹟。安門時,埋的多是武裝侍從,有的持戈執盾,分置門的兩側和當門處,多的達5~6人。

基址平面有矩形、條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等。東西向居多。規模最大的如乙八基址,南北長約85米,東西寬約14.5米;中等的南北長約46.7米,東西寬約10.7米;丙組基址較小,最小的只有2.3米×1.85米。乙組基址中部的乙七、乙八是兩座縱橫相交成丁字形的基址。在乙七的正南,發現自北而南分3組排列的葬坑,其時代主要屬第三期。坑中少者埋1~3人,多者10~13人,有俯身、仰身、跪葬、砍頭葬等葬式,有的伴出青銅禮器、兵器和車馬。此外也有葬獸坑。這些坑與西北岡祭祀坑一樣,是武丁以來幾次大規模使用人祭留下的遺蹟。晚商帝王屢次在這裡殺人祭祀,說明乙七、乙八基址可能是用於祭祀的宗廟遺址。

《史記·殷本紀·正義》引《竹書紀年》說:“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小屯宮殿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基本上證實了這個記載。但小屯的發掘還沒有結束,不少學術問題有待今後繼續探討。

參考書目

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乙編》,歷史語言研究所,臺北,1959。

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

鄒衡:試論殷墟文化分期,《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