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E.

[拼音]:Yuanshangdu yizhi

[英文]:Site of the Yuan Dynasty Upper Capital

中國元代都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境內,位於灤河上游的閃電河北岸。蒙古語叫“兆奈曼蘇默”,意為一百零八座廟。蒙古憲宗六年(1256)忽必烈在此營建城郭,初名開平府。中統元年(1260)忽必烈在此繼位。中統四年(1263)改名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每年4~7月皇帝率群臣到上都避暑並處理政務,是元朝僅次於元大都的又一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明洪武二年(1369)複名開平府,不久又廢府改衛,宣德五年(1430)廢棄。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做過調查挖掘。1956年和1973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又進行過調查。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上都城址由宮城、內城、外城和關廂等部分組成。

宮城

位於內城中部偏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620米,東西寬570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外用磚包砌,殘高約 5米,四角有角樓遺址。南牆正中為陽德門址,東西兩牆中部為東華門和西華門遺址。城牆外側約24米還築有夾城。宮城內主要街道是一條通向三門的丁字大街。宮城內建築佈局不求規整對稱,具有宮庭園林色彩。城中央偏北有一處方形建築臺基,可能為大明殿址。北牆正中有一處凹字建築臺基,其中央部位可能為大安閣址。其他殿堂亭榭則多隨意佈置,其中有些建築因臨近池沼,地溼多水,故建築時先將木樁成排打入地下,再在樁頂壘砌房基。各類建築物一般自成一組分開佈置,平面有工字形、品字形、曲尺形或圓形等多種,往往每組建築物又有院牆圍繞,院門前有曲徑或直道與 3座門內的大道相通。

內城

位於外城東南角,平面呈方形,邊長1400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外表用不規則石塊包砌,殘高約 6米,四角有角樓遺址,每面牆上各築馬面 6個。南北正中各開 1門,外築方形甕城;東西各 2門,外築馬蹄形甕城。城內街道佈置整齊對稱,以南門至宮城南門陽德門間的南大街為中軸,寬約25米,左右各配置一條南北向大街,與東西向的大街相交,街寬約15米,兩側棋佈寬約 8米的小巷,將城內劃分成若干方形的街區。街區內分佈有院牆圍繞的建築群,其中有的建築基址較高大,應是留守上都的朝廷直屬各官署所在地。陽德門外,闢有一處廣場。城內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處大型寺院遺址,為朝廷推崇的西藏薩迦派佛寺。位於東北角的大龍光華嚴寺址,東西寬 400米,南北長 200米,以大殿為中心分成中、東、西3院。中院為主體,寬148米,四周有圍牆,內建一回廊式建築,平面呈回字形。中心為大殿,臺基長38米,寬36米,高 4米,臺基前砌有月臺,月臺前左右側各建一碑亭。東院寬60米,西院寬 120米,後院建有廂房。西北角的乾元寺遺址,南北長 240米,東西寬120 米,分前後兩院,前院建築平面亦呈回字形,四周為迴廊式建築,中心為大殿。大殿臺基長50米,寬35米,高 4米。後院正中為一長 30米、寬 10米的十字形建築,前側有東西配殿。

外城

平面呈方形,每面長2200米,城牆用黃土夯築,東南兩牆與內城的東南兩牆連線,南牆西部和西牆中部各有一門址,外築馬蹄形甕城;北牆上開兩門,外築方形甕城。城內築有一條東西向的土牆,將外城間隔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有規整的街道,但少有大型建築址,應是上都路及司屬駐地。北部主要是一道東西向的土崗,沒有街道,當是文獻所載的帝王苑囿區。

關廂

外城東、南、西三面城門外是關廂地帶,為庶民百姓集市貿易和居住區域。東西門外的大街綿延各約 2公里,大街兩側有若干小巷,巷內建築物櫛比鱗次,有店鋪、作坊、寺廟、民居及倉厫等遺址。城北 1公里以外山坡下,還分佈有許多兵營類的建築遺址,城西北的河道上有防洪壩遺蹟。城東北有磚瓦窯場,城東南有墓地。

元上都遺址內出土的遺物有黃色、綠色、藍色琉璃瓦、印花小磚、覆盆式柱礎、雕花石刻、漢白玉螭首。內城內發現有龍泉窯、鈞窯、磁州窯的瓷片和少數青花瓷片以及彩色泥塑和塗金泥塑像碎片等遺物。

參考文章

元上都遺址的概述建築與名勝元上都遺址的基本資料建築與名勝元上都遺址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