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兒井
[拼音]:Wuge
[英文]:Angkor
柬埔寨古都和著名佛教遺址。位於柬埔寨暹粒省境內洞裡薩湖北面,南距暹粒市5公里餘。9~15世紀,為真臘王國吳哥王朝的國都。1431 年因暹羅軍隊的入侵,吳哥遭嚴重破壞,國都南遷金邊,吳哥故都廢棄。以後的幾百年中,吳哥古蹟湮沒於林莽之中。19世紀才被重新發現,後經清理、修復和保護得以面世。它與中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合稱為東方世界的“四大奇觀”。
遺址主要包括吳哥城和吳哥寺兩部分,共有各式建築物 600座左右。
吳哥城
或稱吳哥通王城,又叫大吳哥。始建於公元 9世紀。1181年至約1200年闍耶跋摩七世時改城牆為石牆,城門用巨石砌成,並興建寺廟、皇宮等。城呈正方形,城牆每邊長約 3 公里左右,周長為 12公里左右,城外有城壕環繞。城門共5座,東向有2門,餘向皆 1門,其中 4門通向城中心處的巴揚寺(Bayon),東向1門直通位於巴揚寺稍北處的皇宮。城門上塑有面向四方的菩薩頭像。城內最主要的建築是巴揚寺,建在兩層石砌臺基上。廟的中心部分是一組由16座相連的寶塔構成的建築群,以中央寶塔最高,每塔布滿石刻,是一件巨大而完美的雕刻品。此外,城內還有皇宮、文武官署和其他廟宇,一般居民和店鋪在城牆外的附郭和近郊。
吳哥寺
或稱吳哥窟,又叫小吳哥,是柬埔寨最著名的佛教遺蹟,為柬埔寨古代石構建築和石刻浮雕的傑出代表。在吳哥城南約 1公里處。建於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 ~1150)時,全寺總面積在 4 萬平方米以上,全部建築用砂岩石重疊砌成。寺院周圍壕溝總長 5.6公里,寬 190米。壕溝以內有石砌內、外牆各一道,外圍牆的西牆有1門,門樓壯麗,上峙3塔。門內為一大庭院,東行有巨石鋪設的大道,通向一座十字形平臺,之後經3道門可達主殿。主殿建在一座三層石砌臺基上,臺上還建有 5座塔,以最上一層中央的一塔最高,約65米,其餘四座塔較小,分建在二層階臺的四角。這些寶塔象徵著神話中的茂璐山即印度教和佛教神話中的廟宇中心和諸神之冢。臺基的每一層四周都有石砌迴廊圍繞。迴廊上端有浮雕,以最低一層的浮雕迴廊最為出色,雕刻手法工整細緻,是高棉浮雕的代表作。題材以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的神話故事為主。
此外,吳哥早期建築還有羅魯豪斯城、巴肯寺、班迭斯雷寺、空中宮殿和巴普昂寺等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