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拼音]:Wang Kaiyun
近代學者、詩人。字壬秋,一字壬父,晚號湘綺,時稱湘綺老人。湖南湘潭人。咸豐二年(1852)舉人。自少篤志苦學,遍治經史及百家之言。初受山東巡撫崇恩聘,開館講授。後入京,就尚書肅順聘。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客曾國藩幕府,於鎮壓太平軍、捻軍及苗民起義,多所參謀,所撰《湘軍志》,就是曾國藩所統湘軍鎮壓太平軍及捻軍的記錄。後因與曾國藩意見不合,遂退歸專事講學。先後主講於成都尊經書院、長沙思賢講舍、衡州船山書院,並擔任過江西高等學堂總教。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於湖南巡撫岑春煊的薦舉,特授翰林院檢討,加侍讀。辛亥革命後,任國史館長,兼任參政院參政,對袁世凱稱帝野心持譏刺態度。後辭職歸鄉。
王闓運在學術上主張經世致用,對《尚書》、《春秋》持今文經學觀點,但對其他經書亦不廢古文。對漢學、宋學,兼採眾長,認為章句、義理、考證應相容幷包。他以這種學術觀點在成都主講,開蜀學之端。在政治思想上,他反對農民起義,但也能認識到“盜賊者,貧民之變計也,洪逆之事有明徵矣”(《與曾侍郎言兵事書》)。對外則主張修飭內政,富國強兵,堅決抵禦外侮,表現出鮮明的愛國思想。他說“主忘其民,夷始俘之;主棄其地,夷始侵之”,“己不能戰,雖降無益”(《御夷論》一)。
王闓運在清代“儒林與文苑分馳”(陳兆奎《王志序》)的情況下,兼涉兩途,亦以辭章見稱。他的詩以模擬漢魏六朝為主,認為“作詩必先學五言,五言必讀漢詩,而漢詩甚少,題目種類亦少,無可揣摩處,故必學魏晉也。詩法備於魏、晉,宋、齊但擴充之,陳、隋則開新派矣”(《湘綺樓說詩》卷六)。曾編選《八代詩選》。其詩由於學富識廣,專事模擬,而缺乏現實生活內容,故詞勝於意,典雅而不清新,堆砌而乏情韻。他明確聲言寫詩應重詞不重意,“自來推曹子建為大家,無一妙靈句”,“詩之旨則以詞掩意,如以意為重,便是陶淵明一派”(同前)。他的擬古風格的詩中也有如《河畔浣衣歌》等作,具有現實生活氣息,感情真摯,略見新意,但為數極少。他在《憶昔行與胡吉士論詩因及翰林文學》一詩中說:“五十年來事事新,吟成詩句定驚人”,反映了他詩歌主張的另一傾向。他的一些感時之作,即是這一理論的實踐。如《圓明園詩》、《天津南望水》、《獨行謠》、《黃學正遊印度還,兼言俄、德形勢,感賦長句》等,都反映了清王朝的內憂外患。雖然他反對農民起義,但他也揭露清王朝的腐敗,痛斥帝國主義侵略,抒發憂國憂民之情。這類詩風格沉鬱蒼勁,少失艱澀。其《圓明園詞》傳誦一時,但記事有不確處。特別是關於園焚之因,據不實傳說,減輕了帝國主義分子的罪責。
王闓運亦擅長於文,舊論以為成就不在詩下,但文學散文較少。他的文包括賦、書札、論議、箴銘、傳記各種體裁。他在《八代文粹序》中說,“夫詞不追古,則意必循今,率意以言,違經益遠”,“要以截斷眾流,歸之淳正,使詞無鄙倍,學有本根”,表現出追求典雅的傾向。他的文章,以記敘、議論見長,學綜經史,論貫古今,抑揚開闔,委婉曲折,恣肆汪洋,受賈誼政疏的影響較為明顯。
王闓運有《春秋公羊傳箋》等經學著作,《莊子注》等子書著作,以及《湘軍志》等史學著作多種。此外有《文集》8卷,《詩集》14卷等。門人輯其著作為《湘綺樓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