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徹利,W.

[拼音]:Zhongguo Gong-Nong Hongjun Beishang Kang Ri;Xianqiandui

[英文]:North Marching Anti-Japanese Advance Troops of the Chinese Workers'and Peasants'Red Army

1934年夏,日軍加緊準備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第五次大規模“圍剿”,正以重兵向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進攻。在此形勢下,中共中央為宣傳和推動抗日民族運動,調動和鉗制國民黨軍,減輕國民黨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壓力,決定以尋淮洲為軍團長、樂少華為政治委員的紅軍第 7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贛皖邊前進。7月7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6000餘人由江西瑞金出發,經福建長汀、大田、尤溪、谷口、水口,直逼福州近郊。此後,抗日先遣隊相繼轉戰於閩東、閩北、浙西和皖贛邊,曾一度攻佔羅源、穆陽、慶元、清湖、常山等城鎮,宣傳了抗日主張,擴大了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11月初,抗日先遣隊轉入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與紅軍第10軍會合。

11月4日,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7軍團(即抗日先遣隊)與紅10軍合編為紅軍第10軍團,軍團長劉疇西,政治委員樂少華,紅 7軍團編為第19師,紅10軍和地方部隊編為第20、第21師。紅10軍團接受中央軍區指揮,繼續擔負抗日先遣隊的任務。11月18日,中央軍區決定紅10軍團率第20、第21師進至開化、遂安、衢縣、常山之間地區活動,建立浙皖邊新根據地;併成立以方誌敏為主席的軍政委員會,領導紅10軍團的行動。

11月下旬,紅10軍團主力向浙皖邊前進,12月10日在皖南湯口地區同先期到達的第19師會合。這時,國民黨軍兩個多旅的兵力,分南北兩路向湯口進逼。14日,紅10軍團在譚家橋伏擊戰中失利,第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隨後,該軍團在國民黨軍優勢兵力追堵下,轉戰於皖浙贛邊地區,損失嚴重。1935年1月,紅10軍團向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轉移,進至德興縣港頭村時,遭國民黨軍襲擊,被截成兩段,先頭部隊1000餘人在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的率領下,突過封鎖線,進入革命根據地。主力約2000人,被國民黨軍約20個團的兵力合圍於懷玉山地區,經7晝夜頑強戰鬥,指戰員大部犧牲,方誌敏被俘。2月,進入革命根據地的部隊,經過整編,組成了500餘人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師長粟裕,政治委員劉英。此後,紅軍挺進師轉戰至浙南,開闢了浙南遊擊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