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派

[拼音]:benmo

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特別是魏晉玄學的基本範疇。“本”、“末”原為形象的指事字:“木下曰本”,“木上曰末”。本指木之根,末指木之梢。後來它們分別衍生出本根、本始、本原、本性、本質、本性和末節、末端、末終、末後等多種含義。先秦以來已廣泛地用本末概念來說明事物的各種關係,主要指:

(1)本根和枝葉、末節,即根本的東西和非根本東西的關係;

(2)本始和末終,即起始的東西和後生的東西的關係。它們有的無哲學意義,如農本商末、德本財末等;有的則含有一定的哲學意義,如《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新先後,則近道矣。”這裡本末有始終、先後的意義。東漢的仲長統提出“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的主張,表現了他強調盡人事、反對天命迷信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魏晉時期,本末成為玄學中的一對重要範疇。它們除了把本根和末節、本始和末終的意義包括在自身中之外,還增加了內在本質(根據)和外在表現(作用)的新含義,和體用範疇含義相近。

王弼首先提出“以無為本”、“舉本統末”、“崇本息末”的思想。他認為,天下萬有,即一切有形、有名的事物,作用都是有限的,即使發揮到最大限度也不能完美無缺,因此都是“末”而不是“本”;只有“無形”、“無名”、什麼也沒有的“無”才是本,“寂然至無是其本矣”,才是使一切有形、有名事物的特性和作用得以保全和發揮的共同原則和根據,所以說“崇本以舉其末,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太美配天而華不作”(《老子》注三十八章)。在王弼看來,認識事物首先必須“明本”,“得本以知末”,“不捨本以逐末也”。孔子說“予欲無言”,他說這就是“欲明本,舉本統末,而示物於極者也”。他還把《老子》的哲學概括為一句話:“崇本息末而已矣”。教人看問題從本體著眼,不受紛繁浮華的事物現象干擾和影響。這種思想包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卻割裂了本質和現象的辯證聯絡,把“本”歸結為脫離任何具體事物的精神性本體“無”,這是唯心主義觀點。佛教般若學中的本無派繼承了這種“崇本息末”的觀點,如道安說:“夫人之所滯,滯在末有,宅心本無,則斯累豁矣。夫崇本可以息末者,蓋此之謂也”(曇濟《七宗論》)。魏晉以後,本末概念仍在多種意義上使用,有的把它們瞭解為本質和現象的關係,如王夫之主張“觀物象以推道,循末以測本”,是一種和“崇本息末”觀點根本不同的唯物主義本末觀;有的則一般地瞭解為主要的根本的東西和次要的非根本的東西的關係,如鄭觀應說:“中學其本也,西學其末也。主以中學,輔以西學”(《盛世危言·西學》),這裡的本末沒有本體和現象的含義。

參考文章

本末倒置造句素材本末源流造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