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

[拼音]:Zhong-Mei Shanghai Gongbao hejianjian Gongbao

[英文]:The Shanghai Communique and Joint Communiqu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當代中美關係和兩國建交的重要歷史文獻。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美兩國曾處於相互隔絕甚至彼此敵對的狀態。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阻撓中國代表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繼而侵佔中國領土臺灣,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以後被迫同中國舉行 136次大使級會談,但一再對中國提出的原則性建議進行阻撓,因此會談沒有結果。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於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美國不得不考慮改變對華政策。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從國際反霸鬥爭的全域性出發,作出開啟中美關係大門的戰略決策。1972年美國總統R.M.尼克松應邀訪華(見彩圖)。2月28日中美雙方發表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公報指出,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國際爭端應在此基礎上予以解決,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雙方宣告: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雙方回顧了中美兩國之間長期存在的嚴重爭端。中國方面重申中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一貫立場:臺灣問題是阻礙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關鍵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解放臺灣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全部從臺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臺”、“一箇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臺灣獨立”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的活動。

美國方面第一次宣告: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並確認從臺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上海公報的發表,成為中美關係史上的一個轉折,從此開始了兩國關係正常化的程序。一年以後,兩國在對方的首都互設聯絡處,兩國之間的來往隨之逐步增加。

經過中美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雙方終於通過談判達成建交協議。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簡稱《中美建交公報》)。決定自1979年1月1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建交公報載明: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公報還重申上海公報中雙方同意的各項原則,重申反對霸權主義,並再次強調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美國政府還宣告將在中美建交之日通知臺灣,與之結束外交關係;美國與臺灣的《共同防禦條約》將按該條約的規定予以終止;美國在臺灣的軍事人員將在 4個月內撤出。中國政府也發表宣告重申解決臺灣歸回祖國,完成國家統一的方式,完全是中國的內政。中美建交是一件歷史性的大事,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它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