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一世

[拼音]:Wu Dacheng

中國清代書法家、文字學家。字清卿,號恆軒,晚年又號愙齋,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累官至廣東、湖南巡撫,光緒二十年(1894)罷歸。一生喜愛金石,並工詩文書畫。著有《說文古籀補》、《古玉圖考》、《權衡度量考》、《愙齋集古錄》、《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愙齋文集》等。

吳大澂書法以篆書最為著名。他開始學秦代小篆刻石,書法酷似李陽冰。後受楊沂孫的啟示,將小篆與金文相結合,並用這種方法書寫《論語》、《孝經》以及信札。他的篆書大小參差、淵雅朴茂,在當時是一種創造。他對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開拓了對先秦文字的廣闊的視野,使他的篆書從中汲取了不少的營養。吳大澂寫篆書,喜用隸書書款。他的隸書橫平豎直,亦取法漢碑。行書學曾國藩,又頗有黃庭堅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