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馬術聯合會

[拼音]:Anji Qiao

[英文]:Anji Bridge

中國隋代敞肩式單孔並列券石拱橋。在河北省趙縣城南 2.5公里處,凌跨洨河之上。趙縣古稱趙州,故又名趙州橋,俗稱大石橋。據唐中書令張嘉貞撰寫的《石橋銘序》“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得知,該橋創建於隋朝開皇至大業初(595~616),歷代曾多次修葺,是現存最古老的單跨石拱橋,在中外橋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濟橋全長為64.4米,橋寬9米,兩端寬9.6米,主拱淨跨 37.02米,拱矢7.23米。主拱的兩端各有兩個小拱,小拱淨跨今量為2.85米和3.81米,主拱結合小拱的設計構造,既滿足了荷載要求,又增大了洩洪能力。主拱採用“切弧”原理,擴大了通水面積,降低了橋面坡度。橋體由28道並列券拱砌築,並用勾石、收分、蜂腰、伏石“腰鐵”連結加固,提高了整體性。橋面兩側有42塊欄板和望柱,雕刻極為精美,尤其欄板上雕的“斗子卷葉”和“行龍”,比例適度,線條流暢,雖是半圓雕刻,但其藝術效果勝似透雕,其神態躍出欄板之外,是隋代石雕之精品。

安濟橋不僅設計精巧、選材精良、結構合理,在選址方面也充分考慮到兩岸地層必須承擔拱券的水平推力。據1955年修繕時測量,橋基沉降僅 5釐米左右,人馬車輿往來橋上,洪水、地震衝擊橋身,千餘年來仍堅固穩定,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上的巨大成就。

安濟橋於1955年由國家撥專款進行了全面加固修繕,除橋體拱石部分更換外,橋面及望柱、欄板已全部仿製,原件存放陳列室加以保護。

參考文章

安濟橋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