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拼音]:Maijishan Shiku
中國北方地區佛教石窟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45公里的麥積山。 洞窟鑿于山體西南、南、東南3側的峭壁上。高處洞窟下距地面約六、七十米,棧道重疊多達10餘層,險峻異常。由於地震的破壞,窟群被分隔成東崖和西崖兩部分,現存窟龕194個。其中西崖140窟,時代較早;東崖54窟,多為時代稍晚的大型洞窟。麥積山石窟的建立年代沒有明確記載,一般認為始鑿於4世紀末至5世紀初,現存最早的洞窟似不早於5世紀。北魏、西魏、北周、隋諸代相繼開鑿。唐、宋、明各代多為重新妝鑾改塑。現存洞窟和造像,主要是唐代以前的遺存。造像主要是敷彩泥塑,只有少量石雕,總計約7000餘軀,是中國儲存泥塑造像數量較多的石窟之一。遺存的壁畫僅1000多平方米。該石窟在20世紀50年代初被重新發現,1953年文化部組織麥積山勘察團,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勘察,併成立麥積山文物保管所。1975~1984年對石窟進行全面維修和加固。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期洞窟
在現存最早的一批洞窟中,第74和第78窟是形制相似的一組雙窯。78窟平面為橫長方形,平頂,正壁和左右壁下部有倒凹字形高壇,壇上各貼壁塑結跏趺坐佛一身。正壁佛兩側各塑一脅侍菩薩立像。正壁兩側上方的圓拱形小龕內,塑交腳菩薩和思維菩薩,菩薩兩則又有二脅侍菩薩。主尊佛像作施無畏印,兩側佛像為禪定印。佛著袈裟,內穿僧祇支,偏衫遮覆右肩,袈裟衣紋凸起,褶紋密集。佛面相雄健,直鼻大眼,嘴小脣薄,軀體粗壯。菩薩高冠、披髮,袒裸上身,下著長裙,披帛繞臂下垂,體態渾厚。塑像和壁畫後代曾重繪、妝鑾。1965年在壇座側壁剝離出底層壁畫,為男供養人畫像一列,供養者戴巾幘,著交領、窄袖、束腰長袍,足穿靴。畫像旁各有榜題一方,書寫供養者籍貫、姓名,其中一方題名中有“仇池鎮”字樣。供養人的服飾為北魏太和十年(486)改革前流行的胡服式樣,“仇池鎮”建於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如此壁畫為開窟時期的作品,則建窟時間當不會早於446年。也有人認為,壁畫乃後代重畫,開鑿年代應在後秦或西秦時期。屬於同期的洞窟還有第165和第70等窟,為平面方形的平頂或券頂窟。造像題材主要是三佛、脅侍 菩薩、思維菩薩。
北魏洞窟
遺存的洞窟數量最多,分為前後兩期。前期(5世紀中至5世紀末)洞窟除沿用早期形制外,有的平面近於方形,平頂,左右兩壁各鑿一大龕,正壁兩側加鑿一列或數列小龕。有的在左右壁大龕之外又加鑿小龕。造像題材仍以三佛為主,佛兩側脅侍二立菩薩。小龕內除塑菩薩坐像外,還有釋迦多寶並坐像、千佛像等。後期洞窟(6世紀初至534年北魏亡)的數量較前期大增。第 115窟發現有“大代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施主張元伯的長篇發願文,這是麥積山現存最早的一條造窟紀年題記。該窟平面作方形,平頂,正壁的方形高座上塑一結跏趺坐佛,著偏衫式袈裟,作施無畏印,兩側壁有脅侍菩薩立像。墨書紀年發願文寫在佛座前側,窟內壁畫中有羽人的形象。同時期的洞窟還有其他形制,如方形、平頂、左右側壁各一圓拱大龕;或正壁和左右側壁各鑿一大龕、四壁上方加鑿小型列龕;或平面作馬蹄形,穹窿頂;套鬥形藻井頂窟等,還出現一些窟形別緻的大窟。這一時期的造像題材除三佛外,還出現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土等新的組合。此外還出現七佛、立佛、十大弟子和供養人像等影塑或塑像。窟內遺存的壁畫數量較多,除飛天、蓮花等裝飾性圖案外,還有在窟頂或四壁繪出內容連續的大型佛本生故事,如睒子孝養盲父母、薩埵太子捨身飼虎等。大型經變畫有維摩經變、 西方淨土變等。第127窟的西方淨土變,有眾多的建築和人物,組成淨土世界的美妙圖景,構圖謹嚴, 氣勢巨集偉。 這是中國石窟中已知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淨土變。它反映了北魏晚期淨土信仰的流行和影響。這一時期造像和壁畫中的人物服飾趨於世俗化,人物體形修長,面容削瘦清秀,具有明顯的“秀骨清像”特點。
西魏洞窟
西魏時期洞窟續鑿不衰。據《秦州雄武軍隴城縣第六保麥積山再葬佛舍利碑》記載,西魏大統元年(535)再修崖閣,重興寺宇。《北史·后妃列傳》載,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失寵,在麥積山出家為尼,死後鑿崖為龕而葬,號寂陵。這些記載均反映了西魏鑿窟修寺的盛況。洞窟形制多為北魏後期流行的方形平頂窟,或側壁無龕,或兩壁、三壁均鑿大龕。模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崖閣式窟,有了進一步發展。崖閣式窟外雕出八角形列柱,上部雕出屋脊、瓦壠和斗栱等。列柱以內為前廊,在廊的後部再鑿出窟、龕。造像題材除三佛等內容外,還有將維摩、文殊像分置於兩側壁相對而坐的佈局。塑像組合中,新增了立於佛兩側的童男、童女像。這類世俗人的形象,更為寫實。窟內壁上的影塑小像大為減少,而代之以裝飾性較強的圖案。佛的袈裟多為褒衣博帶或雙領下垂式,僧祇支前多結小帶,下襬衣褶密集。菩薩的披帛多在腹前交叉、穿環或打結。造像人物的面相由清瘦漸轉豐圓。
北周洞窟
北周時期遺存的洞窟數量較多,並開鑿了一些規模巨集偉的大窟。中小型洞窟平面多作方形、盝頂。窟內四角雕出石柱,各壁頂端雕出橫樑連線四柱,窟頂四坡相交處亦雕有斜樑。窟內三壁各鑿1龕,或正壁1龕、左右壁各鑿 3龕。規模較大的窟多為崖閣式。大都督李允信出資營造的七佛閣,可能是位於東崖最高處的第4窟,俗稱上七佛閣或散花樓,距地面高約50米。窟前為八柱七間的殿堂式崖閣,柱內是高大的前廊,廊頂雕有平棊藻井。前廊後部,鑿出7座並列的大窯,平面皆作方形,盝頂。窟內除影塑為原作外,塑像均經後代改壁。第9窟俗稱中七佛閣,依山崖鑿出7個並列大龕,龕前有木構建築。第3窟俗稱千佛廊,依山崖雕出6列千佛像,像前為人字坡頂的長廊。這些窟龕規模之大,為前代所不見。造像題材以七佛為主,佛像旁側配置弟子和菩薩像。造像人物的面相方圓豐滿,體態健壯。佛像的肉髻低平,短頸寬肩,腹部略凸起。衣紋寬疏。菩薩的服飾多樣化,出現披帛自雙肩搭下,橫於胸腹間二道和佩掛長瓔珞等式樣。在壁畫中出現以繪為主、塑繪結合的新形式。第4窟外頂部的飛天,頭部、上身、雙足等肌體部位,用淺浮雕手法,頭飾、服裝和其他飾物則用彩繪畫出,使飛天形體突出醒目,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體感。
隋以後洞窟
隋代大力倡導佛教, 文帝仁壽四年(604),麥積山再修崖窟、敕葬舍利,修建佛塔。隋窟形制多為平面方形、四面坡頂,或平面為馬蹄形、穹窿頂。大型崖閣式窟仍有開鑿。俗稱“牛兒堂”的第5窟,前廊上雕出屋脊、鴟吻,列柱上方有斗栱,前廊後部開一大窟和二大龕,氣勢雄偉,富麗壯觀。第13、第98兩窟,主尊高10米以上,是麥積山最大的摩崖造像。這一時期的造像組合為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薩等。主尊多為釋迦牟尼或阿彌陀佛。形體和服飾更趨寫實和世俗化。唐代以後,由於麥積山窟體南側大面積崩毀,可供鑿窟的崖面多被前代佔據,幾乎沒有續鑿新的窟龕。現存唐、宋、明代造像,多是在前代窟內重塑、補塑或改塑的。
參考書目
董玉祥:麥積山石窟的分期,《文物》1983年6期。
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麥積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