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吐拉

[拼音]:banhua

在木材或其他材料的平面上刻出圖畫,可以複製多份的工藝或藝術創作。分複製版畫與創作版畫兩類。雕版印刷用的圖畫刻版為複製版畫;木版畫、銅版畫、麻膠版畫、石版畫等屬於創作版畫。

中國雕版畫歷史悠久,自從印刷術發明後,就刻制佛像版畫,可惜早期的都已佚失。世存有唐鹹通九年(868)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扉畫祇園說法圖、後晉開運四年(947)雷延美刻 《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像與《大聖毗沙門天王》像。此後,經卷扉畫、書籍插圖、版畫書、獨幅木刻畫比比皆是。如1974年在山西應縣木塔(1056年建)內發現的遼代大尺寸(縱120釐米、橫45.9釐米)版刻佛畫,印成線條後人工著色。南宋時期平陽 (今山西臨汾)姬家雕印的《四美圖》高2.5尺;宋代嘉祐八年(1063)刻印的《烈女傳》;宣和年間(1119~1125)刻印的《博古圖》,嘉熙二年(1238)刻印的《梅花喜神譜》;元代延祐年間(1314~1319)刻印的《竹譜》,至治年間(1321~1323)刻本《全相三國志平話》等,都是宋元時期民間廣泛流行的木刻版畫。明代商業資本發達,書籍雕版興盛,版畫更是鼎盛時期。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刊於崇禎十年(1637),有圖 200餘幅。當時通俗文學興起,許多戲曲劇本和小說都附有插圖,格式多樣,上圖下文或左圖右文。圖有狹長、橫卷、畫屏形式;且有方形、長方形、圓形變化。唱文與圖配合,適應讀者心理。繪畫插圖的鏤刻,呈現兩種傾向,有的大刀闊斧,線條粗健奔放;有的刻線細如髮絲,花紋繁密工整。兩種風格,又都發揮了黑白對比表現手法。如畫家顧炳的《顧氏畫譜》,程大約的《墨苑》,陳洪綬的《九歌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此時還發明瞭餖版(現稱木版水印) 和不著色的拱花印刷方法,刻印了顏繼祖的《蘿軒變古箋譜》,胡正言的《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等,設色濃淡暈染,酷似原作。上述版畫的成功,除畫家本身造詣外,還都有賴於繪畫人和鐫刻印刷名手的協作。但技藝精湛的刻工如黃、黃肇初、黃子立、吳發祥、汪楷等數十人,反不為世傳。清初版畫和插圖書籍的刊刻仍不少,如蕭雲從《離騷圖》、《太平山水圖畫》等。王槩兄弟等編繪的《芥子園畫傳》,是清代彩色餖版套印的版畫集,繪、刻、印三者神合,可和“十竹齋”珍品媲美。清代宮廷也雕印過《佩文齋書畫譜》、《耕織圖》、《萬壽盛典圖》、《南巡盛典圖》等。盛行於清代的木版年畫始於明代,著名年畫刻印地點有廣東佛山鎮、蘇州桃花塢、河北楊柳青鎮、山東濰縣楊家埠和四川綿竹。此外,武強、揚州、南通、杭州、泉州、漳州以及安徽、湖南、貴州各地,也都有木版年畫的雕印。

由作者自己完成繪製、雕刻、印刷的版畫稱創作版畫,以木版畫為主流。木版畫使用的版材須纖理細膩,軟硬適度,便於運刀,有梨,黃楊、桃、梓、柳、樺木等,檢視畫內容及幅面大小選用。甚至有以層壓板,紙版、塑料片等作線條粗獷的大幅畫面的。版面以凹線為主、黑多於白的稱陰刻;以凸線為主、畫面白多於黑的稱陽刻。也有陰刻、陽刻混用的。有單色和套色木刻,使用水溶性顏料或油墨手工印刷複製,由作者根據創作意圖選用紙張,形成不同風格的木刻版畫。黃楊木版可雕刻很細的線條圖案,特稱黃楊版畫。

麻膠版畫的材料是在黃麻布上敷以木屑樹脂混合物壓平,因無縱橫紋理,運刀方便。刻制方法和木版畫相似。

銅版畫多采用蝕刻法,即先在銅版版面塗以抗蝕蠟層,用刀或針颳去臘層,刻成圖畫,再用腐蝕液腐蝕,無臘層處形成凹下的圖紋。複製時,在版面塗墨,拭去或颳去版面墨層,僅餘凹陷中的油墨,覆紙施壓,使凹陷處油墨轉移紙上。此法16世紀前後行於歐洲,中國偶有仿效。銅版畫也有以手工直接雕刻創作的。

石版畫出現於18世紀末,是以含有油脂的藥墨在石板上繪製圖畫,經處理後影印而成的畫品。這種石印術即膠版印刷的前驅。現已無人用此法進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