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敦厚

[拼音]:Luobinxun

[英文]:Joan Violet Robinson (1903~1983)

英國經濟學家,新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經濟學界以尖銳批判傳統的新古典經濟理論著稱。

生平和著作

羅賓遜夫人出生於英國一個具有獨立思想傳統的家庭,本姓莫里斯,祖父是一個基督教社會主義者,父親是皇家陸軍少將,後任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院長。羅賓遜夫人於1921年10月入劍橋大學學習經濟學,1925年畢業。次年與劍橋的經濟學家A.羅賓遜(1897~ )結婚。自1931年起在劍橋大學經濟系先後任助理講師、講師、副教授,1965年被選為教授。1971年退休轉為名譽教授後,仍然活躍於西方經濟理論界,直至病逝。

羅賓遜夫人的論著很多,內容涉及經濟理論的各個方面,從不完全競爭理論到就業理論,從國際貿易理論到資本理論、分配理論、經濟增長理論,以至對馬克思經濟理論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評論。她的主要著作有:《不完全競爭經濟學》(1933),《就業理論引論》(1937),《就業理論文集》(1937),《論馬克思經濟學》(1942),《資本積累》(1956),《經濟增長理論文集》(1962),《經濟哲學》(1962),《經濟學──為難之處》(1966),《自由與必然:社會研究導論》(1970),《經濟異端:經濟理論中若干過時問題》(1971),《現代經濟學導論》(1973年與劍橋青年經濟學家J.L.伊特韋爾合著)等。此外,50年代起先後出版了五卷《經濟論文集》(1951~1979),收有她在各時期寫的論文,其中不少對當時西方經濟理論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晚年還自選兩本文集:《現代經濟學文稿》(1978)和《現代經濟學文稿續集》(1980),作為對自己思想發展的總結。

思想理論演變

羅賓遜夫人的第一本著作是《不完全競爭經濟學》。這是她在P.斯拉法所寫的《競爭條件下的收益規律》(1926)一文的啟示下,對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價格決定的一個開創性研究,與同年出版的美國E.H.張伯倫(1899~1967)所著《壟斷競爭理論》(1933)一書的分析基本一致,兩者一起被認為奠定了西方現代價格理論的基礎(見壟斷競爭論)。但後來,羅賓遜夫人對自己的這本早期著作很不滿意,認為它不過是對A.馬歇爾、A.C.庇古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前提作了這樣那樣的修正,未能跳出傳統的靜態均衡理論的框框。在該書出版後,她就放棄了這方面的研究。

羅賓遜夫人是J.M.凱恩斯就業理論的熱誠的信奉者和傳播者,而且對這一理論的形成,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1937年出版的《就業理論引論》,是傳播凱恩斯思想的一本簡練的著作;在同年出版的《就業理論文集》中,她第一個把凱恩斯的分析引伸到開放經濟體系和國際貿易理論中去。羅賓遜夫人認為《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中心主題:一是有效需求理論;二是關於一般物價水平的理論;三是關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預期所給予投資的影響的分析。她認為:“凱恩斯革命”的實質,從方法論說,就是從傳統的均衡概念轉變為歷史概念。一旦承認經濟存在於時間過程中,歷史是從不可逆轉的過去走向不穩定的未來的單行道,那麼,建立在鐘擺在空間中來回擺動的機械學比擬基礎上的、無時間的均衡概念,就是虛無飄渺的。同時,歷史地考慮問題,就要考慮社會制度、社會關係因素給予經濟的影響。這些都是她認為《通論》一書中的重要東西,也是她後來堅持不渝,並用來批判新古典理論的基本觀點。也正是這些觀點,引導她在40年代初研究馬克思的經濟理論。

1942年,羅賓遜夫人出版了《論馬克思經濟學》一書。儘管該書對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有不少曲解之處,特別是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持否定態度,認為資本主義剝削的存在和利潤的來源可以無須通過價值概念說明,但她自稱寫該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批判馬克思,而是為了扭轉資產階級經濟學同行的偏見,提醒他們不應繼續忽視《資本論》中許多深刻的重要思想。她讚揚《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經濟分析的歷史觀點和巨集觀的總量分析。稱道再生產表式所揭示的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的關係和利潤與工資的關係,以及有關消費不足的論述等。她把馬克思的理論稱作有效需求理論的前驅。這說明她是以凱恩斯在《通論》中的觀點透視馬克思的理論。

羅賓遜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論著,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試圖把凱恩斯的短期分析運用到長期發展中去;一是對仍然被廣泛接受的新古典經濟理論進行持續的猛烈的抨擊。關於前者的主要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資本積累》以及圍繞該書論點繼續寫出的一些專著和論文。該書的理論結構,與其說主要導源於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不如說主要導源於波蘭經濟學家M.卡萊茨基(1899~1970)從馬克思再生產表式中演化出來的有效需求理論。卡萊茨基在30年代初期就獨立地提出了與凱恩斯《通論》主要論點基本相同的有效需求理論。他的理論體系用英文在西方發表後,得到羅賓遜夫人的推崇,認為他的有效需求理論在有些方面比凱恩斯的更為堅實。羅賓遜夫人和卡萊茨基一樣,把社會生產分為投資品與消費品兩大部類,社會總收入分為利潤和工資兩大部分,並在這個模式下探討資本家的“本能衝動”,探討人口增長、技術進步對資本積累的影響,分析資本積累過程中國民收入在利潤與工資之間的分配以及經濟增長的機制和條件等。羅賓遜夫人的經濟增長理論的特點是:

(1)把經濟增長與國民收入分配緊密結合起來,在投資增長過程中考察利潤與工資相對份額的變動趨勢。根據她的分析,在工人將所有收入(工資)用於消費的前提下,利潤率取決於資本積累率(投資與資本存量之比)與資本家利潤的儲蓄比率,與前者成正比,與後者成反比。

(2)強調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她首先分析她稱之為“黃金時代”的假想狀態(即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長期充分就業)所必需的條件,但她作此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揭示這一“黃金時代”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實際中如沒有政府幹預是不可能實現的。以後在《經濟增長理論文集》中以此假想的“黃金時代”為基準,分析了種種不穩定增長的型別和原因。

對新古典經濟理論的抨擊

從50~70年代,羅賓遜夫人和其他劍橋經濟學家,曾和美國新古典綜合派圍繞著資本理論進行過長期的論戰。爭論是從1953~1954年她對新古典綜合派的“總生產函式”的批判開始的。在“總生產函式”的基礎上可以得出兩個主要結論:

(1)利息率(或利潤率)是由資本的邊際產品決定的,這是說,資本之取得利息或利潤是天然合理的;

(2)較高的資本-勞動比率或資本密集型技術總是和較低的利息率相聯絡的。這些帶有辯護性的論點,受到羅賓遜夫人的批評。她指出資本價值及其邊際產品價值的計量,本身須先假定利息率為已知,說利息率取決於資本的邊際產品,這是迴圈推理,不能成立。她還以技術的再轉轍現象駁斥了關於資本密集型技術總與較低的利息率相聯絡的論點。1960年斯拉法所著《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的出版,又為她批判新古典經濟理論提供了新的武器。對於這次論戰的實質,羅賓遜夫人後來說,她之與新古典綜合派爭論,主要還不在於這些具體的論題,而是因為他們企圖在凱恩斯的名下重建“前凱恩斯理論”,即傳統的新古典經濟理論,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論爭中,她稱他們為冒牌的凱恩斯主義者。

1971年,羅賓遜夫人在美國講演,再一次抨擊新古典綜合派,提出西方經濟理論面臨第二次危機的論點。她認為戰後西方經濟學界一味強調保持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而不考慮就業的內容和怎樣把生產資源和勞動投向有益於社會的用途;對現代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嚴重問題,如繁榮中的貧困、種族歧視、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城市的精神迷惘、人口的過多增長、戰爭、經濟軍事化等等則無能為力,以至熟視無睹。她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將社會的、政治的因素納入經濟分析中去,還必須對未能被徹底否定以至正在復活的傳統經濟理論的謬誤,進行深入的批判。

羅賓遜夫人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自50年代起,她曾多次訪問中國,發表不少論著稱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就。

參考書目

H.Gram and V.Walsh, Joan Robinson’s Economics in Retrospect,i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June 1983,vol.ⅩⅪ,No.2,pp.518-550.

J.A.Kregel ,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An Introduction to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Macmillan, London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