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尼姆,L.A.von

[拼音]:Dongzhou ducheng yizhi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由於政治上列國分立,軍事上兼併戰爭頻繁,尤其是春秋史晚期鐵器出現而發生的第三次社會大分工──商業的分離,引起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新的城市在各地勃興。東周城市,尤其是列國都城如臨淄齊城、新鄭古城、江陵郢都等,表現了人口、生產、財富、享樂和需求的集中,規模擴大,成為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對這些城市的遺址的勘察與研究已成為商周考古的重點之一。

東周城址的發現

1929~1930年,中國學者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的調查和發掘,是對東周城市野外考古的發端。日本侵華期間,日本學者又調查和發掘過山東的曲阜魯城、滕縣薛城和河北邯鄲趙王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地發現的東周古城數以百計,列國都城大都已被找到。進行過勘察和發掘的主要有:山東淄博臨淄齊城遺址、曲阜魯城遺址,山西侯馬晉城遺址,河北邯鄲趙城遺址,易縣燕下都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洛陽東周城遺址,湖北江陵楚紀南城遺址,陝西鳳翔雍城遺址、臨潼秦櫟陽城址和咸陽秦咸陽城址等。此外山西太原的趙國晉陽城址和夏縣的禹王城(魏國安邑)、河南淮陽的楚國陳城遺址、河北平山的中山國都靈壽城址等,也都經過調查。已有的工作,主要是瞭解列國都城的城郭範圍、城門及街道的位置、宮殿及手工業區的分佈、營建和使用時間等,大規模的發掘還有待以後進行。

列國都城的佈局和設施

東周一般城市的面積,小者不到 1平方公里,大則數平方公里。列國都城的面積,一般在20平方公里左右,最小的秦櫟陽城為 4平方公里,魯故城也只有10平方公里,燕下都則達30多平方公里。臨淄在戰國中期齊宣王時,面積2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30~40萬。如果去掉1/5左右的宮殿區,則擁擠程度達到每平方公里 2萬人左右,無怪乎《戰國策·齊策》描繪街道上的情況是“臨淄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為了解決城市人口的用水問題,列國都城幾乎都建在傍水的沖積扇上。如臨淄東靠淄河,西有系水(今泥河);魯故城在泗河和小沂河中間;晉新田故城左依汾河;鄭韓故城東依黃水,又有雙洎河在城內南部通過;洛陽東周王城在谷水(今澗河)入洛河一帶;雍城位於雍水北岸;櫟陽位於石川河南岸;咸陽則緊傍渭河北岸。此外,還大量開鑿水井,各國都城內均發現密集的水井遺蹟。開鑿這樣多的水井,大概與普遍使用鐵器有關。

列國都城都分為宮城和郭城兩大部分。當時把宮城叫城,居住百姓的城圈叫郭。宮城都設在全城的最高處。城郭的佈局主要有4種:

(1)如曲阜魯故城。宮城基本包在郭城中心。郭城四面各有2或3個城門,有道路繞過宮城而互相連通。這比較符合《周禮·考工記·匠人》所記的:“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之制。

(2)如新田、臨淄、鄭韓故城、邯鄲趙城等。宮城與郭城分開。宮城或嵌入郭城一角,如臨淄、鄭韓故城;或單獨成城,如新田、邯鄲;有的在城外郊區又有離宮別館,如臨淄。

(3)如燕下都。宮城設在郭城以北,宮殿區超出宮城城垣範圍,而以河道與居民區隔開。此外,還在宮城和郭城的旁邊加設附郭城。

(4)如郢都紀南城。宮城位於郭城中央偏南,宮城以東的郭城東南隅,可能是王室的專用地。魏的安邑似接近第一種,秦的雍城似接近第二種,咸陽似接近第三種,但尚未完全勘察清楚。無論哪一種,宮城範圍一般都佔郭城面積的1/5以上。

按照《周禮》的記載,主要宮殿之前,左有宗廟,右有祭祀地母的社壇;而在郭城內,又有由官府管理的商業區──市。郭城內百姓的居住區,以裡為基本管理單位。裡皆有圍牆,門口設裡監門管理。象臨淄那種官署靠宮城,工商業者住在市的旁邊,農民住在城外郭城城垣附近的情況,可能是很普遍的。

宮城和郭城內都有手工業作坊。一般有制鐵、制銅、鑄錢、制骨、玉石器、製陶等作坊。制鐵和制銅,是用礦區運來的鐵錠和銅錠鑄造成器的。宮城內的作坊,當為各國公室直接管轄;而郭城內的作坊,有的可能是地方官府辦的,有的則是戰國時正在迅速發展的私人手工業。

據紀南城西垣北門的發掘,城門有3個門道,因此連線城門的街道也應三道並列。紀南城南垣西門和北垣東門為水門,中有河道直通,可知在南方水網地區,城內並以河流充道路。

各城城垣外皆有城壕。城內則有全城性的排水設施。一種是陽溝,如臨淄郭城內就有貫通南北的排水溝;一種是陰溝,用陶管道排水。陶質排水管道多為一頭粗、一頭較細的圓筒形,以便連線。秦咸陽則發現有五角形陶管道。在臨淄郭城西北城角,還發現城垣底部修建有很大的石砌涵道。

建築臺基

黃河流域列國的一般宮殿臺基較矮,但主要宮殿都建在高達數米至十多米的高大夯土臺基上。如侯馬新田遺址北部的平望古城內,就有這種臺基;邯鄲趙王城3個宮城內外,總共有龍臺等11個夯土臺基;燕下都則有武陽臺、老姆臺等7個夯土臺基;鄭韓故城的宮城內有梳妝檯;臨淄的宮城內有桓公臺;秦咸陽北部的宮殿區,亦多夯土臺基。據《左傳·昭公七年》和《國語·楚語上》記載,前 535年楚靈王曾築高大的章華臺,但紀南城內所見春秋晚期到戰國的宮殿遺址的夯土臺基都只有1~2米高,可見在長江流域,高大臺基實際上並不發達。把主要宮殿建在高臺上,既可表示威嚴,又便於防守和監視全城,也說明當時已具備了使用鐵器和以大量刑徒、兵卒為勞動力等條件。

陵墓區

列國都城的城內或城外分佈有陵墓區。秦定都雍城時期(前677~前385)的陵墓區,是在城西南的南指揮村一帶;臨淄郭城東北隅的河崖頭一帶,曾發掘到春秋晚期姜齊的諸侯墓;鄭韓故城宮城南部的李家樓,1923年曾挖出春秋中期偏晚的鄭伯大墓。到戰國時,田齊的王陵已遷至臨淄城南的牛山一帶;建都邯鄲時期(前386~前222)的趙王陵,遠在邯鄲市與永年縣的交界處;建都紀南城時期的楚王陵墓,大概在城西北八嶺山至沮漳河沿岸;戰國晚期的秦王陵,亦遠離咸陽而在渭河南岸。春秋時期諸侯的陵墓同前代一樣,比較集中,並放在城裡,當同實行按宗法關係和“左昭右穆”制度來集中埋葬諸侯的“公墓”制有關。戰國時陵墓區遠離都城,各陵墓的分佈範圍也遠為擴大,這應同“公墓”制的破壞有關。但戰國時東周君的陵墓區還在洛陽城內的東北隅。西周君的陵墓區也在王城之內的北部。燕下都東城的西北隅亦有虛糧冢和九女臺兩個陵墓區,大概在那裡還保留著舊的“公墓”制。

參考書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