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雷斯庫,N.
[拼音]:Xi’an Chengqiang
[英文]:Xi’an City Walls
中國明西安府城牆。在陝西省西安市。建於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原為夯土城牆,明隆慶年間(1567~1572) 巡撫張祉在夯土城牆外首次包磚。清乾隆年間(1736 ~1795) 陝西巡撫畢沅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加固,將包牆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道、宇牆垛口等。城牆周長 13.75公里,為中國現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城牆。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文獻記載,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牆和南牆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牆而增修加長的,東牆和北牆是擴大新建的。西牆和南牆內均發現有唐代城牆和城門的遺蹟。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明代修建的城牆用黃土加石灰、細沙並摻麥秸、草渣混合分層夯築而成,夯層厚10~12釐米。城牆高12米,底寬16~18米,頂寬12~14米。牆頂均以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處,有一磚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內除四門左側各有登城馬道外,另有6處馬道。城牆內沿牆四周築女牆,外沿牆有垛口5984個。城牆外壁四周有馬面98座。馬面伸出牆面11米,寬20米,各馬面之間相距 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之內。城的四角各築有一個突出城牆的角臺(樓),除西南城角臺為圓形外,其他 3個為方形。據發掘得知,這種圓形角臺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擴建西安城時,因西南角未動而保留下來。城牆每面各闢一門,東名長樂,西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遠。門外築甕城,門上建樓,門樓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閘樓及周圍城牆已在民國初年拆除,現存正樓、箭樓 6座。除南面箭樓下無門洞外 (門洞分從甕城左右開),其他3門箭樓下各穿門洞。門洞高寬 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寬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簷歇山頂,周有迴廊,樓下及平座均施斗栱,箭樓以青磚為主結構,面寬十一間,進深兩間,高33.4米,單簷歇山頂,正面分設四層箭窗,各12孔,總共48孔,左右各3層,總共9孔。樓的背面有兩層房簷,均施斗栱,下有簷廊。城外護城河寬20米,深10米。1983年開始對城牆進行全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