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辨
[拼音]:Guomin Gemingjun Dongzheng
1925年廣東革命軍隊對盤踞在廣東東部的軍閥陳炯明的兩次征討。陳炯明自1922年冬退據粵東東江一帶後,一直和廣州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政府相對抗。1924年冬,他乘孫中山北上之機,自封為“救粵軍總司令”,糾集洪兆麟、林虎等部約三萬餘人,在英帝國主義及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的支援下,準備進攻廣州。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決定進行東征,以黃埔軍校學生軍和粵軍為右路軍,由軍校校長、粵軍參謀長蔣介石統領,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作為東征的主力;滇軍楊希閔部為左路軍,桂軍劉震寰部為中路軍。但楊、劉按兵不動,暗中勾結陳炯明。黃埔學生軍和粵軍由於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勇敢作戰,不怕犧牲,發揮了先鋒骨幹作用,並得到海陸豐等地農民的配合和支援,從廣東南部沿海東進,連戰皆捷:2月15日攻下淡水,27日進佔海豐,3月上旬連克普寧、潮安、汕頭,13日破林虎主力於棉湖,18日又克五華,20日攻佔興寧。第一次東征打垮了陳炯明軍主力。
6月,楊希閔、劉震寰在英帝國主義和段祺瑞、唐繼堯等軍閥的支援下,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廣東形勢危急。黃埔學生軍和粵軍立即回師鎮壓,在廣州工人和市郊農民的配合下,迅速平定叛亂,全殲叛軍兩萬餘人。嗣後,廣東革命政府由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黃埔軍校編練的軍隊及粵軍、湘軍、滇軍等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至五軍。
這時,陳炯明利用革命軍隊回師廣州鎮壓楊劉叛亂的機會,以三萬之眾重新佔領東江一帶,並企圖勾結盤踞在粵北的川軍熊克武和粵南的鄧本殷進攻廣州。國民政府為了徹底消滅陳炯明軍隊,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決定第二次東征,蔣介石任東征軍總指揮,周恩來任東征軍政治部總主任兼第一軍黨代表,何應欽、李濟深、程潛分任三個縱隊縱隊長。東征軍自10月1日起陸續出發,經過激烈戰鬥,一舉攻佔惠州。三個縱隊繼續分路進擊,11月初收復潮安和汕頭,全部殲滅了陳炯明軍在東江的主力。
在第二次東征的同時,國民政府派魯滌平率部進擊粵北連山一帶的川軍熊克武部,派陳銘樞率部進擊粵南高州一帶的鄧本殷部。粵北迅速平定,熊軍餘部退入湘境。粵南初戰失利,後以朱培德、李濟深相繼為總指揮,分兵四路進擊,於11月20日佔高州,29日克廉州(合浦)。1926年1月,第四軍渡海登海南島,收編了鄧本殷軍餘部。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的勝利,統一了廣東全境,為後來的北伐戰爭建立了鞏固的後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