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檔案

[拼音]:dengshan zhuangbei

登山活動中集體和個人所使用的專用裝備、保障裝備和日用裝備的總稱。它與登山食品、燃料一起,構成登山活動的整個物資保證。登山裝備,應該充分適應登山運動的環境條件特點,在設計、選材、用料、製作上,儘量使其輕便、堅固、高效和多用。

專用裝備

稽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6724.html' target='_blank' >粗苯佑氳巧交疃洩氐淖畋匭琛⒆釔鷳氳淖氨浮0ū環氨浮⒓際踝氨負吐隊氨浮Ⅻ/p>

被服裝備

主要有:

(1)岩石衣褲,即競技登山活動中穿用的衣褲。要緊身可體,袖口、褲腳採用鬆緊式較好,選料應用結實耐磨又富於彈性的毛製品。

(2)岩石鞋,岩石作業的一種特用鞋。鞋幫最好用結實、通氣的皮革類原料,鞋底用較硬的橡膠類原料。鞋底較厚並壓有突起的齒紋,以利於行動中摩擦固定,防止滑脫。

(3)禦寒服裝,用於登山活動中的保溫禦寒,保溫層最好用優質鴨絨,面料要輕、薄、密實、防水、防風。衣面顏色儘量深色,鮮豔一些,以利吸熱和便於山上山下的觀察識別。除衣褲外,根據需要也可製作羽絨帽、襪、手套和帳篷內用鞋。

(4)風雪衣,用防水的優質尼龍原料製成。上衣連帽,帽口、袖口、褲腳能調整鬆緊。其用途是防風、保暖和保護內層。 ⑤高山靴, 攀登冰雪地形的特用鞋。用料要保暖、防水、質輕、通氣。還可另配綁腿和鞋罩,進一步起保暖防水和保護的作用。在冰坡上行動時,要在靴下綁冰爪。

(6)行囊,包括揹包、背架和行李袋。

(7)防護眼鏡,用以遮擋強烈陽光和冰雪反射光,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一般是茶色鏡片較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應配備專防紫、紅外線的防風雪眼鏡。

技術裝備

主要有:

(1)冰鎬,通過冰雪坡時不可缺少的用具,既可整修道路、輔助行進,又可用於保護。

(2)冰爪,在冰雪地形,特別是冰坡上行進時必須的裝備,用輕硬金屬製成。因裝於高山靴的底部,又類似貓爪而得名。主要作用在於行進中的固定和防滑。

(3)安全帶,由圈套、帶子和卡子組成,系在胸部,構成各種保護技術中的連結裝置。

(4)主繩,長35米左右,直徑12毫米左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應分別配有不同顏色,以便於使用時識別。用於渡河架“橋”和結組等各種保護技術。

(5)輔助繩,直徑小於主繩,承受力約 800公斤。與主繩配合,用於渡河架“橋”和各種保護、救護技術。

(6)雪崩飄帶,是遭遇雪崩時探尋被掩埋者的一種標記。用色彩鮮豔、比重小、易於飄動的絲綢製品。每根規格約為 5×0.01(米)。通過雪崩區之前,將此物繫於運動員身上。

(7)鐵鎖,在技術操作中,一些裝備之間需要交替不斷地進行連結和解脫,為避免繁瑣的結繩、解繩操作,使動作簡單而迅速,就必須有鐵鎖的輔助。有時也可用做滑輪的替用品。

(8)鋼錐,有岩石錐和冰雪錐兩類。在克服難度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作業中,將不同長度和型別的鋼錐打入岩石縫或冰層裡,作為行進和保護用的支點。

(9)鐵錘,一般用於打入和起出鋼錐。

(10)雪鏟,用於平整營地、構築雪洞等鏟挖作業中。在上述一些技術裝備的基礎上,可根據每次任務的具體路段情況,改進、製備一些相應的增效技術裝備,如上升器、下降器、走雪橇、金屬梯、軟梯、小掛梯、滑車等。

露營裝備

主要有:

(1)帳篷,是登山運動員在山上的居室。可分為低山帳篷和高山帳篷兩種。低山帳篷一般用單層料即可,高山帳篷則要用雙層料,使之有空氣層,以增加保暖效能。一般帳篷每個約 4立方米空間,居住2~4人。如隊伍規模較大,基地營的帳篷可分別製成更加實用的住宿帳篷、炊事帳篷、醫務帳篷等。各種帳篷的頂部形狀以弧形為好,以增強結構力和實用性,此外要求防水、絕緣、通氣、色彩鮮豔,出入口開閉方便。

(2)睡袋,用料與羽絨服裝相同,只是保溫層應更厚些。為了防水防潮, 要墊有毛氈(氣褥或泡沫塑料墊也可)。

(3)灶具,用於燒水做飯,也可取暖。有汽油爐和煤氣爐兩種。在7000米以上空氣稀薄的高山上,後者效果較好。

保障裝備

不是登山運動專用,而是為了應付各種意外情況及其他目的而備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氣裝備、通訊器材、攝影器材、自衛武器、交通工具、觀測儀器、醫救器材和一般用品等。保障裝備的種類和數量配備,要根據任務性質和隊伍規模而定,有時要從簡,有時則要加強。其中較重要的有:

氧氣裝備

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時,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醫療急救,一般需有氧氣裝備。氧氣裝備一般由貯氣筒、指示裝置和麵具 3部分構成。貯氣筒是貯存氧氣的容器,筒壁用料要儘可能質輕而耐高壓。指示裝置有氣壓表和調節器兩部分。前者指示筒內氧氣貯量,後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時的流量。面具則由面罩及其下部的緩衝囊組成。面罩戴於面部,使口、鼻與氧氣裝備密閉成一個系統,通過緩衝囊與皮管吸用氧氣。

通訊器材

用於基地營同附近城市、基地營同山上之間的聯絡。前者可根據距離選用相應型號的無線電收發報裝置。後者,最好使用高效能的小型報話機。在基地營同山上的聯絡中,運動員應儘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簡易的聯絡手段,如旗語、燈語、哨語等。為此,在裝備中要注意配備旗子、手電筒、訊號槍、哨子、焰火等。如上述手段都無可能時,還可根據預先的約定,藉助燃燒衣、物等的火光互相作些簡短通報。

攝影器材

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絕頂為目的的登山活動中,攝影是記錄和獵取確認登頂資料的手段。因此,攝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裝備。除照相機外,如條件允許,還應配備電影攝影機和錄相器材。

日用裝備

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動,運動員在高山區活動時間較長,有時可達兩個月,各種用具用品必須攜帶齊全。日用裝備包括起居用具、衛生用品、簡單工具、常備藥品、辨向圖儀、娛樂用品、紙張文具、縫紉用品、燈火照明、體育用品等。(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