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興邦(1923~  )

[拼音]:Zhongguo guangbo dianshi bao-kan

[英文]:China press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中國刊登廣播事業資訊和知識的報刊創始較早。30年代初期,上海的私營廣播電臺開始編印出版介紹廣播節目和無線電常識的刊物。1934年9月,南京中央廣播電臺創辦了《廣播週報》。此後,廣播期刊逐漸增多,大多集中在上海,多為私營電臺所辦,商業化傾向明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和視聽工具的普及,適應不同讀者需要的各種型別廣播電視報刊紛紛創刊。其中發行量最大,聯絡聽眾、觀眾和讀者最廣泛的是廣播電視節目報。全國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出版的廣播電視節目報,截至1988年底已超過 100家。多數為週刊。每期發行總量3800多萬份(1988)。主要內容是:即將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廣播電視播送的部分稿件及教材;廣播電視資訊和廣播電視知識;聽眾、觀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要求、建議和批評。1955年元旦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創辦的《每週廣播》,是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公開發行的第1份節目報。同年4月2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廣播節目報》創刊,後改名《廣播之友》,現名《中國廣播報》。1981年元旦,中央電視臺主辦的《電視週報》創刊,後改名《中國電視報》。評介廣播電視節目的刊物有《中國廣播影視》 (原名《中國廣播電視》)(北京)、《廣播電視雜誌》(天津)、《聲屏世界》(南昌)、《大眾電視》(杭州)、《電視月刊》(武漢)、 《中外電視月刊》 (福州)和《上海電視》等。以刊登和評介國內外電視劇為主要內容的刊物有《中外電視》(北京)、《電視劇藝術》(上海)和《電視連環畫》(北京)等。還有以廣播電視專業人員為物件的學術性、 業務性刊物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學報》(北京)、《新聞廣播電視研究》(北京) 和《無線電與電視》(上海)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部分地方廣播電視大學為指導學員學習各類課程,還出版了《電視大學》、《電大語文》、《電大理工》和《電大教育》等一批刊物。